-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22卷 第5期 广 西 农 学 报 2007年 10月
Vo1.22,No.5 JQurnalofGuangxiA iculture October,2007
高寒 山区 “超级稻 一再生稻一大蒜免耕丰产栽培技术
韦桂宾 韦目阔 陈仁武 黄必象
(1.宜州市种子管理站,广西宜州 546300; 2.河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3.凤 山县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4.凤 山县凤城镇农业服务 中心)
摘要:为探讨河池市高寒山区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近年来在 东兰、南丹、天峨、凤山等县实施 “超级稻一再
生稻一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与示范,一年三熟每 666.7m2产值达 3291.7元,比传统单季稻每 666.7m2增
收2556.4元。为河池市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关键词:超级稻 再生稻 大蒜 免耕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3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3—4374(2007)05—0049—03
河池市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区农业市,全市中稻面积有 4.16万 hm2,占水稻年播种面积的
35.1%。为探讨河池市高寒山区中稻田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技术模式 ,提高农民种田收人,2003年以
来,我们在东兰、南丹、天峨、凤山等县中稻地区实施2390.6hm2的 “超级稻一再生稻一大蒜”免耕丰产栽培
试验与示范,其中超级稻免耕平均666.7m2产量达671.3kg,再生稻平均666.7m2产量达326.9kg,大蒜免
耕平均666.7m2产蒜头 368.4kg,一年三熟三免耕每666.7m2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耕作的一年一季
中稻每666.7m2产量 459.6kg(产值735.3元)增收2556.4元,扣除超级稻、再生稻、冬蒜三造新增投入
(种子、化肥、农药)236.9元,年666.7m2增加纯收人2319.5元。该栽培模式的示范成功,为河池市高寒
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增粮增收的新路子,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 茬 口安排
超级稻于3月26--28日播种,4月28~29日免耕抛栽,8月20--22日成熟收割,收后蓄留再生稻;再
生稻9月23--25日安全齐穗 ,10月25--26日成熟收割;大蒜 10月28--29日免耕播种,次年4月 l5~l8
日收获。
2 超级稻免耕栽培
2.1 选择优质丰产、再生力强的品种 (组合)
选用生育期较长、穗型大、米质优、产量高、再生能力强的超级稻品种(组合),如中浙优 1号、Ⅱ优明
86、Ⅱ优航 1号、Ⅱ优 162、I1优838等,这些组合株型好,抗性强,每穗总粒数 156~167粒,结实率86.2~
91.7%,兼顾产量、品质与抗性的优点,能够大幅度提高河池市中稻 田单产和稻作效益,对水肥条件较好的
田块每666.7m2产量可高达750kg,比普通杂交稻品种每666.7m2增产 lOOkg以上,表现出较强的增产优
势。
2.2 适时播种,培育隔层壮秧
由于河池市高寒山区每年降水主要分布在 5~8月份,夏季降水量达980~1020ram,占全年降水量的
71--78%。因此,只有适时播种,才能充分利用夏季充足的光、温、水、气资源进行稻作栽培,夺取超级稻高
产丰收。据河池市3年来不同播期的育秧试验,超级稻于3月下旬播种,至8月下旬收获比较有利于超级
稻高产栽培。为培育多蘖旱壮秧,增加秧龄弹性与抗旱性,解决河池市高寒山区长期以来 “秧等田”和 “插
收稿 日期 :2007—05—08 修回日期:2007—06—19
第一作者简介:韦桂宾。男,1973年8月生,助理农艺师 。宜州市种子管理站干部,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推广工作。曾发表多篇农业科技论文
维普资讯
广 西 农 学 报 2007钲
老秧”等生产难题,在播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主要是按照年度降水分布规律来确定最适宜的播期)
适时稀播,并采用 “旱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