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迎春摄政王载沣与清政府的倾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迎春摄政王载沣与清政府的倾覆.pdf

·11 摄政王载注与清政府的顺覆 周迎春 张爱华①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武汉 (50(Y79) 内容提要:清政府的倾覆,原因是多方面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成绩也很斐然,但笔者 仍觉得有补充研究的必要,其中对摄政王载洋的研究就是一个关注点。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前人相 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以载洋的所作所为为考察对象,试阐述其在清王朝倾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摄政王载浮 清政府 倾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5)03一11-3 载洋,爱新觉罗氏,生于1883年2月12日(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卒于1951年。 载洋的家世可谓显赫,出身于皇族近支的醇王府,其父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封醇亲王,嫡母贝组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叶赫 那拉氏,咸丰帝是其伯父,同治帝是其堂兄,光绪帝是其胞兄。载滓八岁丧父,承袭了醇亲王爵位。光绪帝死后,又被慈 禧太后委以监国摄政王之要职,辅佐幼帝溥仪。 然而,载洋监国不足三年,清王朝就走向崩溃。那么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实际统治者的载洋在清王朝倾覆过程中扮 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正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载洋当政之初,新朝廷虽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不会立即覆亡。历史赋予新朝当政者的机遇还是有的,关 键看当政者自己的造化。应该说,清政府在慈禧太后死后,继任者面临着多重选择,是沿着老路走下去,还是改 弦更张,)IF.应形势,走现实道路。 当时,载洋所面临的有利形势是:(一)本身地位显赫。身居监国摄政王的要职,且他的权位来自绝对权威的正统,统 治集团内部暂时还不存在着足以威胁其统治的政敌,这就使得他有条件大干一番。关于载洋当时的处境,时人有此看法 “醇亲王载滓之监国摄政也,既无孝钦之掣肘,又以前曾亲赴德国,见闻较广,中外咸望其有所作为,..[11下册‘.P939,可见,形势 给载洋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二)是光绪帝载f的同胞兄弟。慈禧太后在其去世前,虽然迫于内外压力,实行了宪 政改革,但由于其动机不纯,给人以假腥腥的感觉。慈禧太后死后,对新朝的当政者载洋,人们则充满好感和幻想,特别 是立宪派人士。因为载洋就是那位在戊戌年间热情支持维新事业的光绪皇帝的胞弟,且载拌本人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 物,这使他在立宪问题上与海内外立宪派有些共同语言。因此立宪派人士对他寄予厚望,认为其必能继其先兄之志愿, 切实进行革新事业。这一点从当时立宪派主要代表人物郑观应的上书即可看出,“方今殿下总摄朝纲,广开言路,博采舆 情,’;况“官所陈实存亡危急、间不容发者,非一善一艺而己”;愿“贤王旱决施行,不胜屏营待命之至!11[21(P116)第一次国会 请愿运动之前,由张誊改定的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也表达了此种意思,“自我德宗景皇帝立宪之 诏下,而天下人民乃渐有与国家共戚均休之思想,乃渐有政治法律之理论。是今各省绅士志气激奋,千百为群,固由我德 宗景皇帝至仁至圣之合鼓舞而来。设请愿而行,天下固颂监国之友爱仁明,益有以振天下之士气”[31(P199)0(三)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虽然正在酝酿之中,但要想推翻现存的清王朝,也要等待有利时机。因为革命党人领导的几次武装起义都以 失败而告终,所以辛亥革命前革命的形势并不乐观,在革命党人中弥漫着一股悲观论调,暗杀活动此起彼伏。(四)地方 督抚虽然与中央矛盾重重,有很大离心、独立倾向,但没有一个省敢于在事实上独立,只是想借助于立宪运动扩大地方权 力。而且此时,各省督抚和封疆大吏们的立宪要求往往与立宪派领导的国会请愿运动遥相呼应。宣统二年(1910)冬,各 省谐议局正为召开国会向清廷作第三次请愿而闹得最激烈时,东三省总督锡良、湖广总督瑞微、两广总督袁树勋、云贵总 督李经羲及江苏巡抚程德全等数十位督抚,即在十月二十三日和三十日,两次联合致电北京军机处,表示支持各省谙议 局请愿代表团开“国会,立内阁”之要求[[4)(P16.17)0 ① [作者简介」周迎春(1978一),女,河南洛阳孟津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 究与学习。张爱华(1974一),女,河南驻马店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w院生,主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