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跃儿儿童的品行障碍.doc
儿童的品行障碍
.
(之一)
? ? 我们“儿童之家”在北京已经存在8个月了,通过对珠珠(一个患有中度“孤独症”的孩子)的研究,我发现了人的一些自然动物性的因素与照顾他的人所使用的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又发现了“儿童之家”几位存在品行障碍的孩子与非品行障碍之间的关系。? ? “儿童之家”有这样几个孩子,他们的行为表现出反社会的倾向,如:捣乱、破坏、打人、专门违抗秩序原则等等。这几个孩子中,有一些属于上过传统幼儿园,在这里修复的;有一些是没上过幼儿园,而家庭教育水平也说得过去的(父母双方也不存在能够造成孩子这类行为的问题)。我们“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肯定也不会造成他们这些问题的。但8个月过去了,他们依然保持着“困难型”人格状态。带着这些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到某些孩子家里做调查,现在将一些发现公布在这里,供大家讨论。? ? 在提倡给孩子爱、自由、尊重的今天,追随新式教育理念的家长们过于偏向“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家长和其他成人造成的”这一点,使得孩子一有问题,做家长的首先想到的是检讨自己,而忽略了教育中确实还需要一定程度的“管教”这一事实,比如有很多家长甚至认为“让孩子有规距”是一句错误的话,更别提在“自由”和“管理”之间怎样去把握尺度了。? ? 尤其是,当孩子存在一定的品行障碍的时候,你是否也要一味地迁就?? ? 我们现在还是来讨论儿童异常行为中的品行障碍问题。? ? 一位妈妈来找我,她对我说了这样的事情,她4岁的儿子有一天在午饭时把充电插座扔向了她的脸,打中了她的下巴,打中后儿子非常高兴,觉得这样很好玩,接着他又开始继续捣乱。这位妈妈想着孩子这样胡闹已经被惩罚过一次,就对他说:“好啊,吃过饭以后不会给你果冻了。”孩子于是发了狂,拿起一把金属勺子,用力地扔向了妈妈,额头被打破了皮,差点儿打中了眼睛。妈妈气坏了,觉得这个4岁的小狂人非常恐怖。而这样的事情在家中经常发生。? ? 美国儿童异常心理学家艾里克.丁.马施说:“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会时不时地违反规则,你有没有试过藐视权威、撒谎、打架、逃课、出走、破坏、偷窃?如果有,欢迎加入俱乐部——许多年青人承认有这些或其它的反社会行为,完全没有反社会的青年很少(大约6%),其趋向于过分保守、过分信任、小心翼翼、不善交际、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 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反社会行为出现后会逐渐减弱,例如:大多数儿童从两岁开始出现打人的行为,而其中大多数在上学以后就懂得约束自己的这种行为。尽管大多数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减少反社会行为,但对那些最具身体攻击性的儿童来说不会有什么改变。纵向研究发现,类似持续身体殴打等攻击行为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我们发现,在每个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场所都会有这样的孩子,只不过有强有弱罢了。对于这种行为,一般幼儿园会采取强制压迫及惩罚的方式,使他们在现有的环境里不敢再出现这样的行为,直至将这一行为隐藏在心灵深处。专家们认为,这种行为如果持续6个月以上,就应属于病态,被称为“对立违抗型障碍”、“品行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 ? 这样的儿童一般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符的顽固、敌意、挑衅等行为,国际上用DSM(一种鉴定此类行为的表格),符合的便被定性为患有这种障碍。如其中之一:对“对立违抗障碍”的评定表格如下:? ? 持续存在一种对立、敌意或挑衅行为模式至少6个月,在以下表中如有4项符合者,便是:? ? 1、经常发脾气? ? 2、经常主动对抗,和拒绝听从成人的要求和规定? ? 3、经常与成人争吵? ? 4、经常故意激怒他人? ? 5、经常因自己的过失或错误而指责他人? ? 6、经常易怒或被他人激怒? ? 7、经常生气或愤慨? ? 8、经常怀恨或报复? ? 注:只有当行为比同龄人和同等发展水平的儿童发生的更为频繁时,才考虑其是否符合标准。这里所讲的“符合成人的要求与规定”,是指那些懂得正确指导和帮助他们的成人,而不是不懂得儿童,并扭曲了他们的成人。
儿童之家四月分来了一个女孩,她是因在原来的幼儿园里打人老被罚站转到了这里。这个孩子从早晨到中午都在看书,一出手就会把别的孩子的脸抠得稀烂;她在看书的时候,如果别的孩子在她身边,她可能会顺手抄起身边的任何东西劈头盖脸地朝着对方砸下去的;大家工作的时候,她会脱了裤子、光着屁股满屋子乱跑,而且边跑边笑。? ? 有一次,在上美术课时,她蘸着满满的一大笔颜色朝着穿着漂亮白衣服的刘老师的脖子和胸前点上去。刘老师正在照顾一个孩子,脖子和前胸被点满绿色的绿点,真是气疯了,抓着她的两只胳膊,告诉她不可以这样。她非常愉快地笑着,说:“我觉得这样很好玩。”我们发现,这个孩子是典型的没有同情心。? ? 还有一次,她挥起一本硬壳书,打烂了一个孩子的鼻子,而她的鼻子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