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技现状及其反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技现状及反思 王东方 Email:wdf0155@ 2008 年5 月12 日是一个让全国人民悲痛的日子,一场突来的特大地震瞬时 夺走了几万人生命。在抗灾的同时很多人也在问:难道这场地震没有征兆吗?美 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反思文章,文中说“…当我们看到四川悲剧,脑子里 萦绕着一个苦恼的问题:既然中国人那么早就知道那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他们 为什么没能让世界逆转的效应尽量最小化——至少达到美国那样的程度?为什 么他们让西方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袖,让他们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深陷我们本周目睹 的那种悲剧事件?…就和张衡一样,李冰的专家技术没有延续;年复一年,数以 千计的中国人死于洪水…”[1]。这篇文章的诘问是否合理在新浪网上激起热烈 争论。但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中国在古代在利用科技造福人民方面走在世 界前列,但现在我们落后了。 2007 年9 月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又一次开幕,与前两次论坛一样吸引 了众多国人的眼球,人们在目睹大师们的风采后,很多人都问:“中国的诺贝尔 奖获得者什么时候出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什么时候出现?”。人们的疑问 反映了社会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关切和希望。 十七大提出了要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口号,这意味着我国政府要调整发 展策略,把创新提高的了战略的层面上了。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也表明了我国以 前在创新方面是不足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是什么制约了我们创新以及从 哪方面去改革。只有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我们的自主创新才指日可待。 1.我国的科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30 年来国内生产 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2]。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制造 大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是隐藏在这些光环背后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有我 国自主创新的成果很少,中国已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但离创新大国还很远。有资料 表明我国企业中规模和销售收入最大的都是石油化工、钢铁等原材料粗加工企业。 我国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特大型企业仍以各种商品的经营为主,而把科技创新放 在次要和附属的地位;作为高科技的电子百强企业从1998 年到2000 年3 月仅有 44 家申请过专利[3]。2007 年我国GDP 占世界第四位,但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 却是惊人的:钢铁消耗占世界27%、原油7.4%、原煤31%、铁矿石30%、氧化 铝25% 、水泥40%。这一切都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繁荣是以资源高消耗为基础的,是建 立在低技术基础上的。 评价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比较客观的标准是申请专利和高水平科技论文 的数量。在专利方面,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根据2001 年的 统计数据,中国大陆申请专利数为4989 个,而日本为11538 个、美国85528 个、 韩国29363 个。若以每千名研发人员对应的专利数量,则中国为14.76 个,日本 和韩国分别为194.7 和186.6 个,是中国的十几倍。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是衡量 一个国家产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2001 年中国大陆在美国只有195 个授权的 发明专利,而美国有87607 个,日本则有33233 个,韩国3528 个[4]。 在科技论文方面,近年来在数量上呈快速增长态势,2000 年我国论文总数占世 界3.5%左右,2006 年我国的SCI、EI、ISTP 论文总数达到17.2 万篇,占世界的 8.4%,据世界第二位。但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 说明我国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水平还偏低。这与我国科技人员评职称以及拿学位 一般都要求有论文发表有关。这一标准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给科技人员相当大 的压力,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质量现象比较突出。 在科技创新方面最有影响、代表最高水平的当属诺贝尔奖。至2007 年为止, 在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三个科技领域已有469 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些诺奖获 得者分属于26 个国家,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204 人,英国69 人,德国63 人。 我国的三个邻国日本有6 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各1 个[6]。统计数据让每个中国 人感到沮丧: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中国籍的,这与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是极不相称的。唯一让我们安慰的是有6 位华裔科学家得过诺贝尔奖,说明中国 人是有这个潜力的。 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