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杨帆2015法制史讲义(二).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精品)杨帆2015法制史讲义(二).doc

新起点备战2010年司法考试名师讲义 第一阶段 法制史 杨帆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适用刑罚上有特权,而不是不适用刑罚。 (三)契约与婚姻继承法律 1.西周的契约法规 (1)买卖契约。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 (2)借贷契约。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2.西周的婚姻制度 (1)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 ①一夫一妻制: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但是并不排除男子纳妾。 ②同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附远厚别”。 ③父母之命:违背此原则为“淫奔”,不为宗族和社会承认。 第一章 中国古代法制史 一 西周的法律思想和法律 (一)立法指导思想 大唐考资 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1.礼的 北京电话: 01085867758 网址: 39 新起点备战2010年司法考试名师讲义 第一阶段 法制史 杨帆 (4)“三不去” 按照周代的礼制,女子若有“三不去”的理由,夫家即不能离异休弃。“三不去”是: ①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 ②与更三年丧,不去; ③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西周婚姻立法的原则和制度多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继承制度 西周时期,在宗法制下已经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由于实行一妻多妾制,王位的继承必须是妻所生长子,无论其贤与否;如妻无子,则不得不立贵妾之子,不管其年龄如何。这种继承主要是王、贵族政治身份的继承,土地、财产的继承是其次。 (四)司法制度 1.司寇 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施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2.具体的诉讼制度 (1)西周时期的“狱”与“讼”。 民事案件讼听讼 刑事案件狱断狱 (2)“五听”。 “五听”制度指判案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即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确定其陈述真假,说明西周时已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具体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 (一)铸刑书、竹刑与铸刑鼎 1.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2.竹刑。郑国大夫邓析将郑国 北京电话: 01085867758 网址: 40 新起点备战2010年司法考试名师讲义 第一阶段 法制史 杨帆 (8)株连刑:族刑和收。 收,亦称收孥、籍家,就是在对犯人判处某种刑罚时,还同时将其妻子、儿女等家属没收为官奴婢。 (二)秦代的刑罚适用原则 1.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判断成年与否的标准为身高,身高在六尺五寸以上者为成年, 三 秦代法制 (一)秦代的罪名与刑罚 1.罪名 (1)危害皇权罪:谋反,操国事不道,泄露皇帝行踪、住所、言语机密;偶语诗书、以古非今;诽谤、妖言;诅咒、妄言;非所宜言;投书(投寄匿名信);不行君令等。 (2)侵犯财产和人身罪。 秦代侵犯财产方面的罪名主要是“盗”,盗窃在当时被列为重罪,按盗窃数额量刑。 秦代侵犯人身方面的罪名主要是贼杀、伤人、斗伤、斗杀。 (3)渎职罪。 一是官吏失职造成经济损失的犯罪。 二是军职罪。 三是有关司法官吏渎职的犯罪。 ①“见知不举”罪。见知不举是指看见违法犯罪行为而不纠举。 ②“不直”罪(罪应重而轻判,罪应轻而重判)和“纵囚”罪(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 ③“失刑”罪:因过失而量刑不当。 (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①《田律》中规定的违令卖酒罪; ②逃避摇役,在《法律答问》中包括“逋事”(已下达征发徭役的命令而逃走不报道)与“乏徭”(到达服徭役的地点又逃走)。 ③逃避赋税。 (5)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 ①关于婚姻关系的,包括夫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