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辩说廖平与张之洞等学问之不同.doc
辩说廖平治学研经的理念宗旨和学问境界
——廖平与张之洞王闿运康有为治学之不同
黄诗玉 骆凤文
(宜宾学院 政府管理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廖平学术文化体系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项目批准号:SCO8E13。
摘要:廖平的学问思想是:尊经尊孔,考辩今古,“改制待后”,人类圆和。承扬中华文统,开启地球新义; 理念境界是:尊经尊孔不尊专制,追天追人更追真理。首倡“素王空言”改制,共球一统合发;其学问终前待后,启发来者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吸取人类新思养料,结合国情,阐扬儒学的现实意义功能,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理论。
关键词 :廖平治学; 理念境界; 终前待后
廖平(1852—1932)先生是终启近代的学术大师,其人生道路、毕生追求和理想境界与其善思勤著、学术研究、思想理论的创立融为一炉。倡言自信的学问思想是廖先生奋力实现的学人目标;竭诚笃信的孔氏孔经则是其一生赖以坚持的精神支柱;汇通古今中外、强盛国势学统、张扬华夏文明是其坚持不变的人生志向;追求天人合发圆满是其理想境界;不断否定自己、更变学术主张,更体现了学者求真求实的风范胸怀。前后两大阶段的学术六变,前段阐述“人学”思想为重,主要以儒家经典证经,后段阐述“天学”为主,以诸家典籍论证,汲取合用西方学术理论。廖先生首先是经学国学大师,又不止于此,更是近代一位思想家,为追求理想圆和而不断否定自已、力求更新的超前者。本文意欲通过比较,辨析廖先生与张之洞王闿运两位恩师及南海友治学的目标境域之不同,探求其通经明古立学开新的学问境界。切望方家学者指正。
一、廖平与师友张之洞王闿运康有为不同的治学理念
廖平先生一生探索追求,立足经学,始于学术,生发于政治理念,进至于人类的“天人圆满”境界。其通经学古、立学开新,与张之洞、王闿运两位恩师及康南海迥异。
张之洞、王闿运两位恩师曾经对廖平的人生经历和随后的治学、研究方向的形成发挥了重大影响。
同治十三年(1874年)廖平23岁,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即童试、院试。),不守时文定制而以三句破题,卷落篦篓却获当时的四川学政张之洞赏识,“拔置第一”。因受到推崇汉学的张之洞的拔识,由此进入了当时四川开新风气的学府尊经书院,其游学生涯有了广阔天地和崭新内容,廖平发挥“从思字用功”的优势,日夜攻读,思着不已。为其从事学术、文化经典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从此廖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学、经师(如张之洞、王闿运、俞樾等)、尊经书院、尊经同学、同仁及弟子(如:杨锐、宋育仁、张祥龄、刘子雄、吴之英、章炳麟、吴虞、刘师培、黄镕、柏毓东、蒙文通、张秀熟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人生转折和事业途程也就由此兴发变化。
王闿运“专求大义”的学研经典的治学主张也对初入治学研经门道的廖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78年,湘潭王闿运先生应邀主讲尊经书院,带来了新风气。王反对蜀人热衷“高官驷马”、汲汲于“浮名利禄”的习气。倡导“一意著述,务实求学”的踏实精神,在治经上主张“先通文理、探求大义”。所谓“务实”,是要求学生不逐时文(八股文)而以习研儒家经典为实学,“求学”是要求学生不汲汲于浮名与高官利禄。“阐述大义”,是不拘泥字词的考辨训诂,而应一意撰文著述、阐释经典的“微言大义”。此一学经研经的要求,正好能发挥廖平勤思善思的长处,这是廖平自少年时代起就训练有成、特别具有的学风和方式。由此开始治公羊、谷梁《春秋》。
廖平虽然师从张、王二人,但却不拘泥于他们固有的治学理念,而在廖平的一生中其学术思想前后发生了六次大的变更。因此廖平的治学思想理念与张之洞、王闿运、康有为以下不同之处。
廖平先生的治经思想是:尊经尊孔,考辩今古,“改制待后”,人类圆和。主张汇通古今中西,吸取西学西政,承扬中华文统,开启地球新义。首倡素王改制,共球一统合发。治学研经是其一生践行追求的文化学术事业,人生境界是“天人圆满”。蒙文通先生讲:“廖师出于王氏之门,说经之根实深宏过之”。治今古学,“平分江河,若示指掌,千载之惑,一旦冰解”。“孤怀远意”,“条例精密,远迈常州先哲,而奇纵超绝,殆又过之”。“先生之学,巍然雄视百代”。【1】
张之洞的治经思想是:欲以汉师经学的训诂考据通经学古,培养人才消除时弊,以维护封建统治强盛国势,在政治领域以“经学”抗衡西式政治对传统政治的冲击,其政治主张是“封建帝制”;王闿运的治经思想是:传授今文,务实求学,“先通文理,及后一意著述,阐发微言大义,不可妄议古人”;【2】治经学《公羊》有鲁学儒风,反对浮名利禄【3】;其治学理念是“立国以教”;康有为的治经思想是:通过考驳“伪经”,托古改制,把改良思想付诸于变革时政的行为实践活动中。以治经作为手段,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是为改良政治服务,其政治理想是“君主宪政”。
张之洞的汉学帝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