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忠苏州藏书家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pdfVIP

陈建忠苏州藏书家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建忠苏州藏书家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pdf

维普资讯 文献研 究 苏州藏书家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口陈建忠 摘要 苏州素称历史文化名城 ,私家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明清时代苏州私家藏书更是大 放异彩 ,并且以苏州为中心向外扩展 ,承袭吴地藏书家特殊藏书嗜好与藏书理论 ,进而形成了目 录学等藏书相关的理论。 关键词 苏州 藏书家 抄书 刻书 目录学 校勘学 1 藏书已成为苏州的一种风俗 两个刻书中心之一,在全国也颇负盛名。明代苏州的 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 ,文脉源远流长 ,人才辈 刻书业,据胡应麟在其所著的 《少室山房笔丛》一书 出,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历朝繁衍不衰。从 南《齐 里评论说:“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陵次之, 书》考知,苏州最早的藏书家可以推到南朝的陆澄。 杭又次之。”“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甚多,钜帙 宋元二代 ,苏州藏书之风渐浓 ,有史可查的藏书家就 类书,咸荟萃焉。”可见当时的苏州刻书业在全国所 有 13人,著名文学家朱长文藏书2万余卷,而著名 占的地位。是时苏州有 “刻书赛积德,藏书胜藏金”之 文人叶梦得藏书多逾 10万卷。号称元初 “吴中三君 说,称 “刻书者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亦利济 子”的郭麟孙、袁易和龚璃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明 之先务,积善之雅谈也。” 代 ,苏州藏书家更是大放异彩 ,并且以苏州为中心向 在众多的私人刻书坊中,毛晋的汲古阁雄霸一 外扩展,承袭吴地藏书家之特殊嗜好与藏书理论 ,进 方 ,是中国最著名的刻书出版家和私人刻书业的代 而形成了中国版本 目录学等藏书相关的学问。在明 表 。所刊刻的图书数量,在明代坊刻中名列前茅,享 代大批苏州藏书家中最负盛名的当推正德年间顾元 有 “毛氏之书走遍天下”之美誉。据不完全统计 ,从汲 庆 “大石山房”和崇祯年间常熟毛晋 “汲古阁”。清代 古阁于万历中叶开工以来的40多年里 ,毛晋共刊刻 苏州藏书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其中以钱谦益的 “绛 了四部之书60O余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 十《三 云楼”、钱曾的 “述古堂”、黄丕烈的 “士礼居”、瞿绍基 经》、《十七史》,人们一提到毛晋汲古阁,便会联系到 的 “铁琴铜剑楼”的藏书在全国影响最大。近代苏州 这两部书。 藏书之风仍很浓厚。其中藏有宋元精椠、旧钞、名校、 在我国刻书史上,张海鹏亦是一位名扬海内外 佳印等善本 ,拥有图籍万卷的大藏书家有邓邦述、金 的刻书大家。他那 “嘉惠后学”的刻书思想,他那竭尽 天翮、潘景郑、胡玉缙、叶昌炽等。 全力校刻了3000余卷古籍的不朽功绩令古今学者 根据范凤书 《中国私家藏书史》统计,中国藏书 钦佩赞美。其一生只有42岁,但从事刻书业有近20 家最多的十个县市中,苏州排在全国首位。藏书已成 年。其所刻印之书均为大部头丛书、类书和总集 ,著 为苏州的一种风俗 ,“虽寒俭之家 ,亦往往有数拾百 名者有 学《津讨原》、墨《海金壶》、借《月山房汇钞》和 hj 册;至于富裕之家,更是连椟充栋 ,琳琅满 目。故大江 《太平御览》4种大书。 学《津讨原》20集,收经、史、 8 u1 年 以南 ,藏书之富,首推苏州。”苏州藏书家数量之丰, 子、集各类图书 173种、1408卷。《太平御览))1000 第 藏书之多,究其原因,在于吴地经济发达,环境优越, 卷,是张海鹏从同族藏书家张燮家借得明抄本作底 期 社会习俗异于他市。经济与文化 ,地方与风尚,人才 本 ,并校以何元锡藏影宋本。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