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二十二》韵文考证.pdfVIP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二十二》韵文考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二十二》韵文考证 陈明’姚海强胡东升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二十二》篇中有韵文,然多错舛不伦之处,今据《伤寒论》韵 文两则归纳出仲景之韵例,并据此以理推《金匮要略》该段韵文,依据音韵学、训诂学加以研究, 以期厘定其文本与旬读。 关键词:《金匮要略》:《伤寒论》;韵例;依韵理校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二十二》:“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 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 两胁疼痛,与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 多,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 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赢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干变万端。 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以上 文字引自何任教授主编之《金匮要略校注》,句读一仍其旧,唯文字由繁体改作简体。该段条文押韵, 以下拟结合音韵学加以探究。 l韵部及韵例 1.1韵脚归部 依王力先生《汉语音韵》所分古韵三十部及唐作藩先生《上古音手册》,将上段韵文分列其韵脚 字及其古韵归部如下: 元部:疝、连、元、寒、烦、寒、端、安、源、然 真部:年、鳞、身、匀、癫、嗔、神、弦 文部:分 真、元、文三部在先秦时期界限昭然不得混用,然而三部合韵通押正是汉韵之特点,段玉裁曾 道:“三百篇及群经、屈赋分用画然。汉以后用韵过宽,(真文元)三部合用。”后经现代音韵学家 研究,虽则汉人真文合为一部,真文与元并没有完全混为一部,然而三部合韵的例子则甚普遍。证 之以下节所引《伤寒论》韵文,可知《伤寒论》、《金匮要略》用韵正合汉人常法。 1.2《伤寒论》韵例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本为一书,后为人所离析而为两部,故而研究《金匮要略》韵例必 先求诸《伤寒论》。按《伤寒论》韵文共见二则,现引其条文,并于括号中列其韵脚字之韵部如下: (条文依据200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之《仲景全书·伤寒论》) 1.2.1材料一:《伤寒论·卷第一·平脉法》: 问日: 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蒸),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冬)。 ’第一作者:陈明,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件景学术研究·文史探源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冬),因息游布,津液流通(东)。 随时动作,效象形容(东),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东)。 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东),一时之间,变无经常(阳), 尺寸参差,或短或长(阳),上下乖错,或存或亡(阳)。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阳),心迷意惑,动失纪纲(阳)。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阳)。 师日: 子之所问,道之根源(元)。脉有三部,尺寸及关(元), 荣卫流行,不失衡铨(文)。肾沉心洪,肺浮肝弦(真), 此自经常,不失铢分(文)。出入升降,漏刻周旋(元), 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元)。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元),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元)。风则浮虚,寒则牢坚(真), 沉潜水清,支饮急弦(真)。动则为痛,数则热烦(元),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元)。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元), 大过可怪,不及亦然(元)。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元), 审察表里,三焦别焉(元)。知其所舍,消息诊看(元), 料度府藏,独见若神(真)。为子条记,传与贤人(真)。 1.2.2材料二:《伤寒论·卷第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脉濡而紧, 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元),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元), 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元)。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元), 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真),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真), 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真)。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元), 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真)。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元), 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巅(真),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元)。 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元),呕变反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