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文博单位文物藏品虫害及防治.pdfVIP

浅谈基层文博单位文物藏品虫害及防治.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基层文博单位文物藏品虫害及其防治 浅谈基层文博单位文物 藏品虫害及其防治 毛志平曹盛葆 目前基层文博单位大多受到人力、财力、技术等因素的困扰,藏品得不到有效的保 护、展示、研究,从而失去了文物的真正价值。近几年来赴各市县级博物馆考察了解, 大部分基层文物收藏单位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不少文物遭受自然损坏。作为文物保护工 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将我们多年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方面所积累的文物保护知识,提供 给基层从事文物管理保护的同志。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对竹木漆器、皮革、字画等文物防 霉防虫处理的一般方法,以供参考。 不同质地文物上的主要虫害 1.竹木漆器类文物上的虫害: 竹木质地的文物大致有古建筑、家具、佛像、竹木雕、木刻雕板、屏风以及古代小 工艺品等。竹木被蛀是常见之事,主要害虫是白蚁、竹粉蠹、窃蠹等。 白蚁外形像蚂蚁,体为乳白色或暗色,因此称为白蚁。白蚁种类繁多,约有2000 余种,单湖南省已知名的即有近30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家白蚁。它以纤维素物质为 食,喜温湿,怕冷怕水,喜阴暗宁静,怕光怕震动,喜欢在通风不良和木材集中的地方 活动。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5℃一30℃,相对湿度为90%~95%。 竹粉蠹体扁平而细长,两侧平行,体长2mm~5mm,是竹木类文物中的又一重要 虫害。该虫在于木材中繁殖,其生活条件幅度较宽,在含水量为8%~30%的木材中均 240 第三届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论文集 能生存。成虫将卵产在边材的缝隙中,一条雌虫总产卵量约50粒左右,孵化成幼虫后 就开始蛀食木材。幼虫把木材蛀成许多像蜂窝状的孔洞并排出粉屑。木材所受的损坏均 是由幼虫造成的。在我国南方该虫一年繁殖二代。幼虫在木材中生活可达2~9个月之 久,这完全取决于气候环境条件,气候温暖蛀食活动频繁;气候寒冷,幼虫即进入麻痹 状态。检验竹木文物是否发生此类虫害,可首先检查文物周围是否有该虫的排泄物,即 细粉末状的灰尘。由此可得出保管经验,经常注意文物周围的情况,可以及早发现虫 害,早期清除。 窃蠹又名家具蠹,其生活史与竹粉蠹相似,生命周期通常为一年。其幼虫将木材蛀 成多条坑道,其粪便是椭圆形小颗粒,如果在洞口下面有此小珠状的粉屑,就是发生此 种虫害的重要线索。该虫喜欢在湿度高、淀粉含量高的木材中生活。 2.纸类文物上的虫害: 纸类文物主要包括古代名人字、画类、碑帖和古旧图书以及档案资料等。一般基层 博物馆往往因其藏量小,且大多为明、清时期地方名人作品等原因而未受到足够的重 视。如果有适合的温度、湿度,虫害就很容易滋生繁殖。纸类文物上的主要虫害有:衣 鱼、书虱、窃蠹、蜚蠊(蟑螂)等。 衣鱼又称银鱼,体扁平,有暗灰色鳞片,头部长有较长的触角,尾又分2歧,形状 似鱼。常以干燥的动植物为食料,尤其喜食蛋白质食物。衣鱼是负趋光性昆虫,长期处 于黑暗、潮湿状态中的藏品特别容易受到衣鱼侵袭。纸类文物破坏与否,可以通过损坏 的纤维形态(衣鱼蛀食纤维是不规则的),虫留下的斑迹、粪便、鳞片等来加以鉴别和 判断。 书虱又称书蠹、米虱。体长约l姗,长卵形,半透明、柔软。体黄褐色至褐色, 头部红色,全体疏生微毛。每条雌虫产卵20~30粒,卵极小,呈灰白色,一年繁殖3— 4代。书虱主要生活在书籍、纤维物品中,啮食这些物质的粉屑,浆糊和胶质,特别奇 异的是它嗜食霉菌甚于纸张纤维。它喜高湿,在干燥条件下不能生存。预防书虱的最好 办法是室内进行通风干燥,在冬天则可采暖干燥来加以防治。 蟑螂又名蜚蠊,成虫躯体扁平,呈棕褐色或红褐色,体长12~40mm,蜚蠊也被列 为“四害”之一。它系杂食性昆虫,特别爱好淀粉、肉食。蜚蠊除了对文物造成直接 危害外,其唾液、粪便、腹腺分泌液还会对文物造成污损。 3.皮革丝毛类文物上的虫害: 这类文物中有各时代的织物、服饰、刺绣、地毯和各种装饰物等。毛料衣服受到虫 蛀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深有体会的,这类文物也一样容易遭受虫害。其主要害虫是皮 蠹、衣蛾两类。 皮蠹种类较多,博物馆内主要的是皮革蠹、小圆皮蠢、家具皮蠹、黑皮蠹等。 衣蛾以毛毡衣蛾、负袋衣蛾、织网衣蛾最为常见,主要危害皮毛及其织物,丝织 品,动物标本等。 浅谈基层文博单位文物藏品虫害及其防治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