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病理生理
· 398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hineseJournalofPathophysiology 2009,25(2):398—400
[文章编号】 1000—4718(2009)02—0398—03
含恩替卡韦耐药基 因的HBV全基 因组逆
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包装
项凤梅 , 卢建溪 , 王 强 , 李永伟 , 陈 伟 , 刘旭东 , 李 刚
(江西省中医院消化科 ,江西 南昌330006;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感染科,中心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0)
[摘 要] 目的:构建含恩替卡韦耐药基因的HBV全基因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同时进行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
装,为进一步产生含恩替卡位耐药基因的假病毒,进一步感染肝源性细胞,进行耐药机制的研究做准备。方法:采
用基因扩增、重组和克隆的方法,从构建好的含恩替卡位耐药基因的重组质粒中,扩增出含恩替卡位耐药基因的
HBV全基因组,然后插到pLEGFP—N1载体上,再进行重组质粒的转化 、提取、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测序成功的重组
质粒扩大培养,并转染PT67细胞,最后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和提取细胞培养上清进行病毒DNA提取。结果:
凝胶电泳分析血清HBVDNA扩增可见3.2kb条带,HBVDNA和 pLEGFP—N1载体连接后可见 10.1kb目的条
带,该重组质粒双酶切后可见3.2kb和6.9kb目的条带。突变前质粒测序显示含有HBV基因型为C型血清型adr
的全基因组,突变后测序证实存在 HBV逆转录酶 169、184、202、250位点的预期碱基突变。荧光倒置显微镜显示,
转染后的PT67细胞有明显的荧光表达,培养上清 DNA提取后 ,经过核酸分析仪检测,最后换算结果显示培养上清
假病毒颗粒可达 10一10/cfu。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恩替卡韦耐药基因的HBV全基因重组质粒,并进行了包装,
产生了含恩替卡位耐药基因的假病毒颗粒。
[关键词] 肝炎病毒,乙型;恩替卡韦;基因组;药物耐受,病毒
[KEYWORDS] HepatitisBvirus;Entecavia;Genome;Durgresistance,viral
[中图分类号] Q78 [文献标识码] A
恩替卡韦 (entecavir)是一种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GCGAGCTCT nTrI、CACCTCTGCCTAATCA一3’(下划线为
Bvirus,HBV)复制的核苷类药物,该药物具有抑制病毒效果 酶切位 点 NotI和 Spa I)。定 点突变 引物对分别为 :
快,且不 良反应少 、产生耐药时间长且耐药发生率 比较低的 169S:5’一CATCATCT兀1GGC GCAAGACTCCTATGGGAGTG
GGCCTC一3’;169A:5’一GAGGCCCACTCCCATAGGAGTCTY—
特点,但该药的二期临床试验出现2例患者病毒滴度反弹,病 —
情恶化,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是多聚酶逆转录酶区多个基因突 GCGAAAGCCAAAGATGATG一3’:184S:5’一CCGTrTCTCCTG—
GCTCAGG GGTAGTGCCATITGTFCAGTGG一3’;184A :5’一
变,且患者均已在用恩替卡韦前出现拉米夫定基因耐药 …。 —
虽然人们已经知道核苷类耐药 的基因位点主要在逆转录区, CCACTGAACAAATGGCACTACCAAACCTGAGCCAGGAGAAA.
但人们还不知道这些基因位点的突变是通过怎样 的机制引 CGG一3’:202S:5’一CCCACTGTrTGGCTITCA兀 TI.ATATGGAT—
GATGTGGTATFGGG 一3’;202A:5’一CCCAATACCACATCAT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肺动脉栓塞定位诊断的实验性研究.pdf
-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pdf
- 肺泡壁细胞凋亡参与木瓜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的形成.pdf
-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肺组织及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pdf
-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HO-1/CO系统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pdf
-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Fas/FasL系统的表达及川芎嗪的影响.pdf
- 肺炎克雷伯杆菌致大鼠重症肺炎模型的改良与评估.pdf
- 肺组织β-AR和GRK2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关系以及甲强龙的影响.pdf
- 废用状态下大鼠骨骼肌再负荷对比目鱼肌calpain活性和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pdf
- 分泌粒蛋白Ⅲ的生物学功能与临床意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