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全册课件专题九第二课百日维新.pptVIP

2013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全册课件专题九第二课百日维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 (2011·浙江高考)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探究]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解析] 第(1)问从戊戌变法的方式理解,维新派依靠光绪帝,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地方官员大多阳奉阴违,拒不执行。因此导致“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第(2)问要理解光绪帝支持变法的目的是不甘做亡国之君,力图变法自强,摆脱民族危机,因此说方向是正确的。而维新派不顾形势,仓促推动变法,并且急于求成,实行激进式改革,导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使得变法昙花一现。   [答案] (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 专题九 第二课 识记基础知识 理解核心要点 把握热点考向 基础随堂巩固 知能综合提升 应用创新演练 百日维新 第二课 1.了解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与以光绪帝为首的新势力斗争的表现及结果 2.掌握戊戌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触及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 3.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理解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过程漫长曲折   一、百日新政   1.背景   (1)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强占 ,民族危机严重。   (2)康有为再次上书,终于引起光绪帝的重视。   (3)1898年1月,康有为呈上《 》,呼吁实行变法。   2.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是维新变法的宣言书和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 胶州湾 应诏统筹全局折 定国是诏 3.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准许臣民 ,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方面:裁汰 ,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4)文教方面: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 ,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4.光绪帝采取猛进政策 诏令各官署,应办诸事,限期执行,否则严惩不贷。 上书言事 绿营 学校   二、戊戌政变   1.新政危机   (1)原因:变法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招致他们的抵制和反对。   (2)表现:   ①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 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沉重打击了光绪帝和维新派。   ②胁迫光绪帝,规定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③大力提拔亲信 ,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④袁世凯倒向慈禧一边。 翁同龢 荣禄   2.戊戌政变   (1)囚禁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2)搜捕维新党人:   ①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流亡日本。   ②谭嗣同、刘光第等人被捕,慷慨就义,史称 “ ”。   ③倾向变法和参与新政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罢黜,或被放逐。 戊戌六君子 (3)变法失败:政变之后,顽固派取缔学会,封闭报刊,新政措施中唯有 等得以保留。“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京师大学堂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上述材料反映了维新人士的什么困惑? 提示:面对守旧势力的进攻,维新人士无力反击。   三、戊戌余音   1.变法目的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消极影响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了。   3.积极影响   (1)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心态随之改变。   (2)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3)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 ,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