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解析版】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第期).doc

2016年【解析版】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第期).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解析版】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第期).doc

2013年高考硝烟散尽,2014年高考强势来袭。为鼎力学子高考备战,助推学子梦想腾飞, 未雨绸缪,抢占先机,组织全国重点高中一线名师,在暑期热档强势推出“决胜2014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 该系列有以下特点: 一、选题权威典型。试题全部选自全国重点高中和全国教育强省、市之2013年高考备战试卷,原创性高,针对性强,能够使学生提前触摸高考脉搏,热身练手。 二、编排优化合理。针对2013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频考热点,优化编排,合理设置,按照新课标高考的要求进行组题。 三、训练省时高效。不求大、求全,一切从学生备考实际出发。每个训练的题量控制在40分钟之内,训练强度层层深入,训练效果步步为营。 占尽先机,热身练手,暑假抢分,尽在“决胜2014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选择 ,选择锦绣前程! 一、选择题(12小题,总共48分)。 1.(重庆市2014届家坪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解析】 2.(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期中考试)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面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的形成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4.(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天下为主,君为客” 5.(安徽省蒙城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D.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的权威 B.“不流血”一定程度是与落后势力妥协 C.至此国王已经是虚位国家象征   D.这次事件总体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进程 7.(江西省赣州市12县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期中考试)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8.(宁夏省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期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