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教育——如何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王海峰中华讲师网.ppt
如何让孩子听话 主讲人:王海峰 六个部分: 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二、如何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 三、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惩罚 四、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五、如何夸奖孩子 六、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 第一部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孩子的感觉与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孩子的感觉好,自然会通情达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感觉良好呢? 通过承认并接受他们的感受! 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做父母的通常不承认并接受孩子的感受。 举个例子: 孩子:妈妈,我好热。 妈妈:天冷,别把毛衣脱下来。 孩子:我要脱,我热! 妈妈:我跟你说了,别把毛衣脱下来! 孩子:我要脱,我热! 孩子:这个节目真没劲。 妈妈:别瞎说,这个节目挺有意思。 孩子:这个节目太烂了。 妈妈:这个节目很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好恶心,我想吐。 妈妈:不许这样讲话! 父母否定答复 孩子:我讨厌吃鸡蛋! 父母(否定这种感受): 孩子:我不要穿这双鞋,难看死了! 父母(否定这种感受) : 孩子:气死我了,就因为迟到两分钟,老师罚我站了一节课! 父母(否定这种感受)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行动指南 1、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说话 2、用“噢”、“嗯”、“我知道了”等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3、把孩子的感受用适当的词表达出来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心不在焉的听孩子说话 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用心聆听孩子,只是表面敷衍,孩子就会感到失望,从而不再愿意与你交心。 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说话 如果我们是在真正用心地聆听孩子,孩子就比较容易向我们倾诉他们的问题。我们甚至不必说什么,常常孩子所需要的只是那深表同情的沉默。 如果我们一味地向孩子发问、指责或发表建议,孩子就无法清楚地、富有建设性地进行思考。 用“噢”、“嗯”、“我知道了”等词语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简单的“噢”、“嗯”或“我知道了”其实非常管用。这样的词语伴以关心的态度会引导孩子去分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有可能进一步找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否定孩子的感受 很奇怪,越是叫孩子把不好的感受撇到一边(不论我们说的多么亲切),孩子似乎越伤心。 把孩子的感受恰当的表达出来 家长们通常不这样来回答孩子,他们担心一旦 把这种感情点明了,情况会更糟糕。可是事实恰恰 相反。当孩子听到可以描述他内心感受的词语时, 他会深感安慰,因为有人认可了她的内心感受。 过多的解释和逻辑分析 当孩子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我们通常做出逻辑性的解释。但往往我们越解释他们越反抗。 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有时候仅仅是有人理解你多么想要某件东西,就会使现实变得容易接受。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吗? 孩子需要更多的是我们的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类似“你做的对”的回应方式也许能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却会妨碍孩子对自己的反省。接纳孩子的感受并让孩子积极的思考问题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让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很重要,能否简单的说”我了解你的感受” 如果只是简单的说”我了解你的感受”,孩子并不相信你.他会说:其实你根本不了解!但如果能把问题细化,那孩子才会知道你是真正的了解他,理解他.如:上学的第一天是很紧张,有那么多的新东西要去适应. 我试图说出孩子的感受,结果弄错了,该怎么办? 没有关系,孩子会纠正你的.但是记住不要用反语说话,那样会激怒孩子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对他们的感受做出准确判断.我们能做的是尽量理解孩子的感受。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孩子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我知道该接纳孩子的感受,但听到自己的孩子说”你讨厌,我恨你”诸如此类的话,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出反应? 你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我刚才听到的话,如果你对什么事情生气了,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告诉我,也许我能帮你. 如果孩子特别难过,他根本不想让你理解他的感受,有什么办法对应吗? 当孩子处于极度难过时,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找些东西给他们发泄,如打沙袋,或者注意力转移,如:画出来你有多生气吧~ 如果我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是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我不想做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 只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时,才会变成溺爱. 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如:当孩子用叉子在黄油上乱画时,对他说:”这样挺好玩的吧?”随后当把黄油拿走时,应该让你的孩子知道:黄油不是用来玩的,如果你想搞艺术,可以用你的雕塑泥. 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也就比较能够准手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要给予建议吗? 建议要提,但是如果只是直接的提供建议和立刻见效的解决方法,那也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1T 2412-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ocx VIP
- DB11_T 387.1-2016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第1部分:河道整治.PDF VIP
- IPC-1602-CN:2020+印制板操作和储存标准+-+完整中文电子版(36页).pdf VIP
- 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x VIP
- 夏枯草种植技术规程.pdf VIP
- 【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生物物理学导论-08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VIP
- DB41_T 2416-2023 高标准农田 智慧灌溉技术规程.docx VIP
-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pdf VIP
- 生物物理学课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