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论文集
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兰辉耀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 )
摘 要:技之上的“道”可视为技术活动中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合理的、最优的途径或方
法。庄子推崇通道之技、反对离道之技的技术观蕴含着“尊道贵德”、“与物无伤”以及“不
为物役”等伦理精神,这不仅对中国传统技术的发展有深刻影响,而且对现代技术的发展也
有重要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基于人性的技术批判思想对消除现代技术中遭遇的人
性危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庄子 尊道贵德 与物无伤 不为物役 人性危机
作为先秦道家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创造出许多富含哲理的技术寓言和言论,形成
了他独特的技术观。他推崇通道之技、反对离道之技的技术思想内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这
不仅对中国传统技术的发展有深刻影响,而且对现代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价值。尤其值得注
意的是,庄子基于人性的技术批判思想对消除现代技术中遭遇的人性危机有着积极的参照意
义。为此,研究庄子的技术哲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庄子技术观的内涵
庄子哲学中含有丰富的技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那些意趣盎然的技术寓言中。庄子正是通
过技术寓言,表述了他独特的技术观——推崇通道之技、反对离道之技。为了辨明何为通道
之技?何为离道之技?因此,首先需要对庄子哲学的“道”与“技”这两个范畴及其关系做
出辨析。
只要熟悉庄子哲学的人,当然清楚“道”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并且知晓它是万物的
本源、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的精神追求的至上境界。但是,庄子之“道”的涵义不止于此。
近年学界,有人即在分析庄子之“技”与“道”的关联时对“道”的范畴做出了新的解读,
如学者王前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各种具体的操作途径或方法被称为‘技’或‘术’”。
而“技”之上的“道”则是“根据操作者、工具和对象的自然本性,应该存在一种合理的、
最优的步骤性操作规程,据此形成特定的途径或方法。”“‘道’是客观存在的, 但它是由
操作者、工具和对象的自然本性共同决定的。它超越了“技”,是“技”的理想境界。”简
言之,“道”即技术活动中“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合理的、最优的途径或方法。”①可见,
“道”不只是形上的天地万物的本体、自然的普遍规律,同时也可以是形下的,落实到生活
实践的层面,即可成为世人的行为标准,成为技术活动中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最佳途径或方
法。
由于“道”即是技术活动中的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最佳途径或方法,而它是由操作者、
工具和对象的自然本性共同决定的,所以寻求“技”之上的“道”,就必须实现技术活动各
要素之间的和谐——学者王前先生指出的“五大和谐”② :技术操作者与技术工具的和谐、
技术操作者身心活动的和谐、技术应用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技术活动与社会的和谐、技术活
动与自然的和谐。如果说在技术活动中能够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则此技术活动被庄子视
为“通道之技”,是庄子大力肯定与推崇的技术。庄子在多处花费很大篇幅描述通道之技的
技术寓言即为铁证,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匠人捶钩、梓庆为鐻、伛偻承蜩、津人操舟、
丈夫游水、工倕旋矩, 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寓言是“庖丁解牛”。庖丁解牛注重牛的筋骨皮
③
肉的生理特征,下刀都在游刃有余处, 而且“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 , 这
就是既合乎操作者自然本性、又合乎工具自然本性、还合乎技术对象自然本性的操作规程。
① 王前:《“由技至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哲学研究》2005年第12 期。
② 王前:《“由技至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哲学研究》2005年第12 期。
③ 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页。
174
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论文集
这就达到了“道”的境界。换言之,庖丁在解牛的技术活动中实现了相关诸多要素之间的和
谐。由此显见,所谓“通道之技”,也可称为“得道之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早期教育对婴儿行为发育影响地的研究_童梅玲.pdf
- 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pdf
-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壤适宜性评价.pdf
- 油气勘探业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pdf
- 走出创伤_简论托妮_莫里森新作_家_杨艳.pdf
- 中国慢性病医药市场营销增长迅猛.pdf
- 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获取路径和需求特征的实态调查研究.pdf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数和.pdf
- 转动导管船舶操纵性能.pdf
- 用Excel雷达图制作多彩色风玫瑰图实用技巧.pdf
- 2024民航职业技能鉴定过关检测试卷【典型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教育硕士能力检测试卷(巩固)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广播影视职业技能鉴定高分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4民航职业技能鉴定预测复习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2024教育硕士考试综合练习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2024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4教育硕士考试彩蛋押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2024教育硕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4民航职业技能鉴定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4教育硕士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