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汉魏晋诗三首课余撷珍 粤教版必修1.docVIP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汉魏晋诗三首课余撷珍 粤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汉魏晋诗三首课余撷珍 粤教版必修1.doc

【名师一号】2014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汉魏晋诗三首课余撷珍 粤教版必修1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 材 悟 读田园人生陶渊明——《汉魏晋诗三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毅然辞官,归隐田园。闲暇时,他以清泉沏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他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 【素材运用】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闹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象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清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啊! 【相关话题】 1.旷达 2.自然 3.隐逸之乐 美 文 品 读以人生为节日与诗意地栖居 高建新 不止一次读丹纳的《艺术哲学》,每一次读到“希腊是一个美丽的乡土,使居民心情愉快,以人生为节日”这句话,都会为之一振,沉思良久。以人生为节日,道出了希腊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超越寻常的价值追求。因为“以人生为节日”,所以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每一年都是快乐的,一生都是快乐的。 以人生为节日,必定为活着而欣喜,为思想而欣喜,为创造而欣喜,更为欣赏到美景、美物而欣喜。以人生为节日,就不用刻意地准备什么,等待什么,不因为等待而丧失了享受人生的好时机。以人生为节日,就不会以得失为怀,从而破坏生命的大快活、大和谐。 由丹纳的“以人生为节日”联想到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这其实是一个话题的两个方面。“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劳绩,即功劳、功绩;诗意,就是超越功利、不计现实得失,听任性情自由地流露;栖居,栖息居住;这片大地,我认为是指我们每个人生息繁衍直至死亡都不能离开的土地。 这使我想起了陶渊明和苏东坡。在东方的中国,陶渊明、苏东坡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以人生为节日”“诗意地栖居”的人。陶渊明饱受物质贫困的折磨,却志情高远、趣味悠然。“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慈爱与人心的同在”的范例。日常生活中,他要过一种自然真实、简淡干净又充满诗意和美感的生活。苏东坡被贬黄州。虽然“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但感叹之后,转念一想,酸甜甘苦诸味,不过暂时过口一尝而已,又何足挂怀?于是释然。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使苏东坡真正做到了进退自如,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生命活力。 “以人生为节日”与“诗意地栖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以人生为节日”和“诗意地栖居”都是一种活法,一种人生态度,体现的是个体生命要在有限的时空中超越自我、活出自我的洒脱和精彩。 【品读】 面对喧嚣的尘世,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充实,不受得失的惊扰,这才可能“诗意地栖居”。陶渊明和苏东坡一生遭遇艰难、屡逢困境,却把脚踏在了坚实的大地上,踏在了这片养育他们的古老而苦难的土地上,是“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人,是真正的大地之子。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yaob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