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胀古代外治疗法特点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第七届令国外治学术年会论文集 臌胀古代外治疗法特点探析 池晓玲,谢玉宝,萧焕明,蔡高术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广州市大德路1ll号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臌胀是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古代医家对臌胀治疗的文献记载颇丰,其中不乏 外治疗法的文献,本文在通过对臌胀外治方法的总结分析,探讨古代医家对臌胀的治疗认识。 臌胀又称鼓胀、单腹胀、蛊胀等,因腹部胀大如鼓而得名,以皮色苍黄,腹大如鼓,脉 络暴露为特征,是风、痨、臌、膈四大顽证之一。在臌胀的历代证治中,除了大量的内服方 药以外,外治方法也颇为丰富。笔者对臌胀的中医外治古籍文献以及近年的现代治疗作了整 理,以便更为详细地了解臌胀的外治。 一、臌胀的古代中医起源 臌胀中医外治最早是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经脉篇》…称:“足太阴之别,名日 公孙……虚则臌胀,取之所别。”提出了对于臌胀可针刺公孙以急攻缓调,达到“调理脾胃” 的治疗目的。然而能最快改善症状的针刺疗法,乃是刺法放水,《灵枢·四时气篇》u1言:“徒 (广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篇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筒。束 之必坚,束缓则烦(千免)。束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广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 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可在短时间内消“大腹水肿”,此属《内经》治疗臌胀、 治水的一大发明。这与现代医学治疗肝硬化腹水时采用腹腔穿刺放液法完全一致,反映了二 干多年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高度。此后,《太平圣惠方》、《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 乃至后来的外治专著《理瀹骈文》等都记载了丰富的臌胀外治法的内容。 二、臌胀古代外治法的种类 在古代的文献中,记载了为数不少臌胀的外治疗法,主要有:敷贴法、脐疗法、薄贴法、 熏洗法、药熨法、膏摩法、放水法、针刺法、艾灸法、导引法等。 1.敷贴法 又称敷法、围药、箍围,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外治法之一。《外台秘要》嘲中记载范汪 疗水肿大腹水症丸方:“矾石(熬)、踯躅花、细辛、半夏、藜芦、丹参、承露、巴豆(去心 皮熬)、苦参、雄黄、大黄、芒硝、大戟、乌头(炮)、狼毒、野葛,上十六味捣下筛,蜜和 药成,以置肿上,并服如黍米三丸,日三,欲取下者服五丸。”并且提出了饮食禁忌,“禁食 生鱼生菜肥肉”。《外治寿世方》口1及《奇效简便良方》H1均介绍了用盐外敷的试鼓法,《证 治汇补》、《本草纲目》、《鲁府禁方》等古医籍中均有记载运用敷贴疗法治疗臌胀的文献记载, 丰富了古代医学对运用外治疗对臌胀的治疗。 2.脐疗法 脐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隋1,它是一种集敷、膏、熏、洗、涂、熨、摩、针、灸、 角、导引等于一体的外治法,因其应用广泛及疗效显著而被称为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朵奇 葩”№1。清代吴师机…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而在 臌胀的治疗方面,脐疗发挥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稗史》哺1记载治疗“水臌小便不通者”, 以“大田螺四个、大蒜五个、车前子三钱研末共捣成饼贴脐中,以帛束定,遂水从小便出, 换二三次痊愈”。《种福堂公选良方》憎1则用“巴豆、轻粉、硫磺共研末,做成饼,先以新棉 一片铺脐上,次以药饼当脐按之,外以帛敷之,……久患者,隔日方取去药饼”,其治疗“腹 部臌胀如鼓者”,“其效如神”。《古今医鉴》u训及《理沦骈文》…分别称将此方称为导水饼及 铺脐药饼。 .140. 第七届令国外治学术年会论文集 3.薄贴法 又称膏法,用“薄贴”来表示膏药剂型最早见于《刘涓子鬼遗方》n¨。由于膏药性粘, 因而较之敷法易于固定,且疗效益彰,深受患者欢迎。明清时期不少医家采用薄贴法治疗臌 胀。《理沦骈文》Ⅲ中的蛤蟆膏、十臌取水膏、臌胀消满膏等为治疗积聚及臌胀的膏方典范。 蛤蟆膏以一味干蟾皮制膏贴患处,利水消胀,兼有除痞消积的作用:十臌取水膏专攻利水消 胀,贴肚脐处,其作用更强,适用于臌胀初期,正气未虚之人;臌胀消满膏贴气海穴,重在 行气消积、除胀满,对臌胀偏脾虚水困腹部者较为适宜。此外《济生秘览》n别中载有元戟膏, 对“腹满如石、阴囊肿大”者疗效甚好,“贴肿处,口咬甘草不过两三时,水即下矣”。 4.熏洗法 早在《备急千金要方》n31就有运用熏洗法治疗臌胀的记载,“腹大气急”者,以“蒺藜 子、赤小豆各一升,松菜子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