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地理科学).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地理科学).doc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土壤植被垂直地带分布较为典型,地貌复杂,具有多处断层,褶皱构造。这些独特的自然地理遗迹使庐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本次实习目的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书本知识。针对庐山的自然地理特点,联系书本知识分析庐山地区所看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分布、产状、形成原因,现象及庐山地质的类型(如断层,解理,褶皱等)形成原理等 2实习概况 2.1实习时间:2010年9月11日——2010年9月17日 2.2实习地点:庐山 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3实习路线 9月11日:街心公园→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 初步了解庐山地形地貌,特别是虎背岭至五老峰之间的构造地貌类型;“月照松林”处的地质构造情况,岩石成分以及风化类型;牯牛岭一带的植物类型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庐山气象站的建设与布局。 9月12日:街心公园→女儿城水库→大校场谷地→博物馆 实习内容为大月山一带地质地貌类型——河流袭夺,冰积地貌,岩石成分、构造等;大月山一带棕壤土壤剖面结构与成土过程;参观庐山博物馆。 9月13日:街心公园→芦林湖→交庐桥→三宝树→乌龙潭→小天池 了解芦林湖冰窖,袭夺河流,跌水地貌,重力地貌马刀树的成因等;黄壤土壤剖面结构和成土过程,河流冲积母质的成因、特点等;黄龙寺三宝树的来历、特点、意义等;小天池成因,大坳冰斗等 9月14日:街心公园→庐山中学门口(飞来石)→觅春园→如琴湖→停车场→大天池→龙首崖→白居易草堂 实习内容有“冰桌”形成的原因,如琴湖冰窖,袭夺河,锦绣谷的断裂地貌以及重力地貌等,仙人洞停车场外自己动手挖土壤剖面,分析剖面结构、土壤类型等。 9月15日:街心公园→五老峰 主要实习内容为五老峰一带地貌类型,断裂构造等。 9月16日:街心公园→天狗洞→植物园→望鄱亭→含鄱口→犁头尖 主要实习内容有采集植物样方,分析植物种类、分布、株数等,了解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黄棕壤的剖面结构、成土因素及分类、性质等;观看冰斗、角峰等地貌组合。 9月17日:街心公园→三叠泉→庐山东门 了解断裂构造地貌、跌水地貌等;红壤的剖面结构、成土因素及分类、性质等。 4实习内容 4.1地质 4.1.1庐山岩石的识别 庐山野外岩石: ⑴月照松林的石头:属沉积岩,结构为含砾砂岩。 判断依据:沉积岩内不可能有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多含有石英长石。 石头表面上有白色的线条,其原因是由于白色的长石抗风化能力强,周围其他岩石易风化,经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形成白色的线条。 ⑵女儿城的岩石:长石石英含砾砂岩。其表面的条纹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⑶假色 有些矿物的颜色是由某些化学的和物理的原因引起的,称之为假色。庐山的石头多在表面上呈现假色,这需要在识别过程中敲开岩石使之露出新鲜的断面。 庐山地质博物馆内的岩石 ⑴珊瑚礁石灰岩:为354~295百万年陆表海内的珊瑚礁(鞋山) ⑵冰川压坑及冰川擦口环痕石冰川漂砾,形成于110~90万年 ⑶大姑期冰川漂砾网文石,形成于100~90万年 ⑷鄱阳湖冰碛泥砾,形成于180~150万年(定金山) ⑸大排岭期冰碛泥砾,形成于300~250万年(大排岭) ⑹鄱阳——大姑间冰期残积红土,形成于150~110万年(马头) ⑺大姑期冰碛石砾,形成于110~90万年(下青山) ⑻冰川擦口环痕石,形成于110~90万年(赛阳) ⑼冰川条痕石,形成于110~90大姑冰期(张家山) ⑽大姑——庐山间冰期网纹红土,形成于90~40万年(妙智) ⑾熨斗石,产生于庐山期冰期泥砾底部(大校场谷地) 4.1.2庐山所经历的三大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 ⑴大陆地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2500~800百万年) 2500~1800百万年本区是一个海槽,在1800百万年以前海槽由于受到挤压而封闭,使其中的沉积岩、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了地壳结晶基底。1800~1000百万年本区再度拉开变成大海。1000~850百万年演化成“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由内向外依次为:大陆斜坡、边缘海、火山岛弧、深海沟、大洋。庐山地区位于边缘海中。在850~800百万年,火山岛弧与大陆产生板块碰撞造山,使海水中的沉积岩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大陆褶皱基地。在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伴有大规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