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诗经·国风》爱情诗中女性的爱情
---小米花
中国古代文明灿若繁星,文明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的兴衰更替,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散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而来。以文化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爱情是文艺作品永恒的题材,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题材,特别是在诗歌作品中更为常见。《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章。所辑录的诗歌由于来至于各地的民间歌曲,70多首,生动地描述了上古时代青年男女内心对爱情最真实的感受,各种群体女子对爱情的不同追求,描绘了人世间纯美的感情世界,或优美真切,或淳朴哀婉,呈现出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这些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深化了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可谓异彩纷呈,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少女对爱情的追求
在《诗经·国风》中反映这类题材的爱情诗为数不少。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从中也折射出了被追求少女的幸福。诗中从“君子好逑”到“寤寐求之”再到“琴瑟友之”最后“钟鼓乐之”,文中主人公对姑娘爱慕之情大胆又自然地表露出来,这个姑娘内心是喜悦的,她能让对方“辗转反侧”,能让对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获得了男子的认可,得到了男子的欣赏与尊重,这足以让女子欣喜感动不已。全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描写细致。孔子曾赞叹《关雎》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弃妇哀怨之声
爱情是美好的,但随着平凡生活的冲淡,再美好爱情也有可能失去它的光辉,而一旦失去也是最痛苦的。几千年的历史就是男尊女卑的历史,历史对女人而言,是一部部血泪史,封建社会下的女性在很多方面是没有自由权的。在一系列的生活过程中,女性必须不断地放弃自己的主体意识,被迫认同于一种客体的身份。《召南·江有汜》中“之子归,不我与”,那人独自去娶妻了,引起“我”无限的忧愁。“不我与,其后也处”,然而“我”仍然寄托希望,但愿以后还有归期。这种在冷酷现实下近似幻想的希望,表现了女子忠于所爱、始终不渝的那种痴情。“不我过,其啸也歌”,但男子绝然背弃,没有丝毫留恋地走了,甚至连我的家门也不过。至此,女子由希望而绝望, 最终愤慨并发诅咒:将来看你伤心后悔、痛苦悲歌吧。这是一首被遗弃的女子表现内心怨艾悲愤的歌曲。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婚姻恋爱问题上受压迫的现象。同是表达弃妇的怨诗《邶风·日月》诗中借日月形象抒发感情,反复吟唱“日居月诸”,借一个被遗弃的妇女之口,控诉了丈夫的薄情寡义,发出了内心痛苦的呐喊,诗人在愤懑不幸中也间或表现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与破镜重圆的梦幻,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过去那种甜蜜的生活,但这些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已,现实不会同情任何人。于是悲剧的效果产生了,“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这种渴望最终摆脱被遗弃的痛苦,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迫使读者去思考。恩格斯说: “正是奴隶制与一夫一妻制的并存,正是完全受男子支配的年轻美貌的女奴隶的存在,使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的性质,使它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这段话正是父权制下女性悲剧的最好诠释。在这种制度下,不仅是普通妇女有如此凄惨的命运,就是宫中贵妇也逃脱不了。在《卫风·硕人》中曾被赞美的卫庄姜,出身高贵,姿容美丽,初嫁卫国时,结婚仪式盛大,送嫁场面热烈,然而,尽管是这样一位出身高贵的美人,最终也和许多弱女子的命运—样被丈夫遗弃。男权制社会下,女人的命运不会因为其身份地位而改变,始终摆脱不了男权的支配。而女人一旦被抛弃便只能感叹自己遇人不淑,悲恨相交,怨妇这一群体便凸显出来。
思妇的别样情怀
在古代,由于诸侯各国之间的连年征战,男人要么被征为劳工服劳役,要么被征为兵卒参与战争,常年累月不得信息,生死未卜。在家的妻子就更想念远征的丈夫。常言道:长相聚终归一别,相见时卿卿我我,情深意切,相别后,对夫君的思恋是越来越深,真是挥之不去。《诗经·国风》中不乏描述此种场景的诗歌,《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