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高压麻粒岩发现与初步研究.pdfVIP

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高压麻粒岩发现与初步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01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上册) 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解超明1,李才1,苏黎2,董永胜1,吴彦旺1。谢尧武3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2冲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实验中心,北京100083; 3.西藏地勘局地质调查大队,西藏8514000 本文报道聂荣微陆块中新发现的高压麻粒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围岩黑云母二长片麻岩中黑云母Ar-Ar 同位素年代学结果。安多高压麻粒岩出露于拉萨以北的安多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 的聂荣微陆块之上。 1、岩石学特征 麻粒岩以包体形式赋存于聂荣片麻岩中,呈眼球状、透镜体状,规模大小不等,从几十厘米到数米,透 镜体长轴方向与围岩的片麻理方向一致,并已遭受了较强烈的退变质作用改造,与片麻岩共同发生了褶皱变 形。麻粒岩呈灰黑色,肉眼可见灰白色石榴石假晶和淡红色石榴石,石榴石普遍具有典型的“白眼圈”结构。 矿(Mt)。角闪石含量较高,可达60巧5%,石榴石和单斜辉石均呈残留状,石榴石具斜长石或斜长石+角闪 石反应边,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或弱片麻状构造。矿物大体可划分为两个世代,早期矿物主要为石榴石、 单斜辉石、斜长石等,晚期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和斜长石。高压麻粒岩代表性矿物电子探针成分以及利用相关 的地质温压计研究均表明该区高压麻粒岩由变质作用高峰期到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经历了一个近等热减压 的较快速折返过程。 2、麻粒岩锆石特征 高压麻粒岩的锆石分两类,第一类具核.边显微结构。锆石数量较少,浑圆状晶形,颗粒长径在 100-200Iun,核部残留有原岩的锆石,类型单一,均具有自形到半自形长柱状,个别为短柱状,具有明显的 可能是锆石在后期退变质过程中遭受溶蚀和重结晶的结果;第二类锆石具有均匀内部结构,浑圆状晶形,呈 面状或扇状,是典型的变质锆石。锆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具有明显Ce正异常和弱Eu负异常,第一类稀土总量 均为0.070.1,具典型的变质新生锆石成因特征。 3、麻粒岩原岩时代及峰期变质年龄讨论 麻粒岩中第一类锆石核部的典型岩浆锆石的年龄为541士8Ma~834士1lMa,表现有来自前寒武纪的锆石 年龄信息。其直接围岩黑云母二长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88+4Ma。表明该麻粒岩的原岩与周围片麻岩 一样具有经历了泛非期岩浆事件的锆石,即有晚元古代-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记录。 ~,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型与第一类锆石一致,说明这些变质锆石生长于相同的环境;(Yb/Dy)N 比值介于0.86-,3.67,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的范围。由于石榴石具有大量富集重稀土元素的特征,所 以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与石榴石平衡生长的变质锆石常常具有低的稀土总量和较小的甚至是右倾的重稀 土富集模式,安多麻粒岩中变质锆石REE和HREE含最以及较为平坦的重稀土配分曲线模式均揭示与石榴 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的稀土组成特征;具弱Eu负异常可能与高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阶段少量斜长石的出 现有关。根据麻粒岩中锆石的扇形和面状的内部结构、微量元素特征以及其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稀土元素组 326 201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上册) 成和较低的Th/U比值,该期变质锆石形成于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峰期变质阶段,即麻粒岩原岩峰期变质变 4-1.1 Ma,很可能代表麻粒岩 形的时间在179Ma左右。围岩黑云母二长片麻岩黑云母Ar-Ar坪年龄tp=166.7 及其围岩抬升至近地表的时代.表明聂荣微陆块在179Ma左右经历了一次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并伴有早侏 罗世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4、麻粒岩成因探讨 高压麻粒岩的形成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应形成于增厚下地壳的根部环境。安多高压麻粒岩的形成不应 该是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的产物,更应是微陆块内古老下地壳麻粒岩相的产物,主要根据有三点:第一, 产出位置是处在聂荣微陆块的内部,而不是处在班公湖.怒江的构造带之上;第二,已有的关于麻粒岩及榴 辉岩的研究表明,低温型榴辉岩的产出位置都集中在俯冲带或构造带之上,而本次获得高压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