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黏附材料植物凝集素及在制剂中的应用进展.pdf
CentralSouth 2007,V01.5No.2中南药学2007年4月第5卷第2期
Pharmacy.April
生物黏附材料一植物凝集素及在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刘亮,田宝成(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410006)
关键词:植物凝集素;生物黏附;给药系统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81(2007)02一0164一04
1概述 辅料。
凝集素(Lectin)是一种非免疫来源、对糖及其缀合物植物凝集素不仅能与特定的细胞特异性地结合,还能通
可逆专一识别的蛋白质或糖蛋白。根据其来源分为植物(包 过这种受体介导的生物黏附作用传递细胞信号,触发胞吞或
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凝集素和动物凝集素。前者又称为
B
外源性凝集素,后者又称为内源性凝集素。 给药系统通过生物屏障提供了可行的转运途径[1]。Ertl
植物凝集素的研究始于1888年Dorpt大学Herman
Stillmark从蓖麻籽中的蛋白提取物发现凝集素:蓖麻毒蛋
白(ricin)。自此植物凝集素由于其与糖特异性结合的特点,
在医学、农业、生物学等领域被广泛研究与应用。但直至 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发现,与糖胶包衣的微球不同的是荧光标
1988年,植物凝集素才被报道可应用给药体系中,在第十
且细胞荧光强度为空白液的200倍。可见,用结合WGA的
五届控释年会上,Woodley认为植物凝集素可以应用于胃肠
道靶向给药。他提出使用番茄凝集素可靶向结合于小肠上 微球在胃肠道的转运将显著增加。
Hussain
皮,并显示出生物黏附性[1]。自此植物凝集素在给药系统中 N等人[51将TL用碳化二亚胺反应共价结合于
被广泛研究与应用,并被认为是第2代生物黏附材料的代表 聚苯乙烯纳米粒表面,雌鼠口服给药5d,发现23%TL结
之一。 合的聚苯乙烯纳米粒被摄取,而对TL屏蔽的聚苯乙烯纳米
2生物黏附机制 粒则只有0.5%被摄取;Carreno-GomezB等人[61使用可
evertedsac
很多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和脂质都结合有糖基,不同的细 翻转肠膜囊模型(the gut model),比较了牛血
胞则表达有不同的糖基序列,且病变细胞如癌细胞常与相应
的正常细胞有不同的糖基,植物凝集素正是通过与特定的糖 球被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比率和数量,发现TL从内腔进入浆
基结合而达到与细胞或组织特异性结合的作用[1]。 膜为3.9ng·rng_1·h~,为BSA的7倍(0.5rig·mg-1
LehrCM等[2]试验发现从番茄中提取的番茄凝集素·h1);TL_微球为(41.5
(tomato 的4倍(11.8
lectin,TL)能特异性的与猪肠上皮细胞(HT-29)ng·mg_1·h-1)。
以及人结肠癌(Caco-2)细胞结合。在体外实验中,TL包3影响因素
衣的聚苯乙烯微球亦显示了与人肠上皮细胞(HTC-8)特异影响植物凝集素介导的生物黏附性能的因素研究有:植
性结合的特性;GaborF等[3]用荧光标识、糖基特异性不同物凝集素的种类、pH、凝集素密度、微粒粒径、温度、饮
的凝集素,与Caco-2结合,并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测定法和食、个体差异、胃肠蠕动、消化道黏膜的更新等。
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得出结合率为:扁豆凝集素(dolichos植物凝集素的种类不同,结合位点不同,导致其黏附性
biflorus
agglutinin,DBA)花生凝集素(peanutaggluti—能和促胞饮吸收能力各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