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同而归殊——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文学理念探幽.pdfVIP

途同而归殊——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文学理念探幽.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途同而归殊——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文学理念探幽.pdf

110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 途同而归殊 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文学理念探幽 。郭惠珍 (华侨大学 外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摘 要: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的创作初期皆深受志贺直哉的文风影响,然而二者在13本近现文坛上却牵出了两 条截然不同的创作轨迹——横光成为新感觉派旗手,公然挑战 自然主义文学和普罗文学 ,而后转人新心理主义 小说创作;尾崎则坚持在志贺式私小说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摸索,最终成为战后31本私小说的代表作家。从二者 的师承观与创作观人手,对二者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途同而归殊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横光利一;尾崎一雄;志贺直哉 ;师承观;创作观 中图分类号:IlO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 (2011)01—0l1O一07 刖 罱 横光利一 (以下简称横光 ) (1898—1947), 日本新感觉派骁将 。1923年 5月 ,以一部发表 在 日本当红杂志 《文艺春秋》 上且富有新感觉创作技巧 的短篇小说 《苍蝇》和一部发表在 《新 小说》上 的长篇小说 《太 阳》 正式登上 了 日本近代文坛 。他全面否定 日本 既成文坛传统和 旧有 的文学形 式 ,提倡新 文学 以快速 的节 奏 和特殊 的文字 表 现为 基础 ,从 感 官 的感觉 出发进 行创 作 , 此后在文坛上渐人佳境 。在 1927年新感觉派解体后 ,逐渐转入新 心理主义创作 。到 1935年前后 起 ,被 日本文坛誉称 “文学之神 ”。…… 尾崎一雄 (以下简称尾崎) (1899—1983),战后 日本私小说 的代表作家 。1925年于 同人杂 志 《主潮》上发表 了 《二月的蜜蜂》,颇受文坛 的关注 。然而此后长年停滞 ,直至 1937年短篇 小说 《快活的眼镜》获第五届芥川奖之后 ,方才在文坛上确立作家地位 。此后经年 ,他多 以动 物为主题 ,采用拟人4-1=手法创作 了一系列寓言式 的小说 ,隐喻 自身为生存而奋斗 的故事 ,表现作 者对 生死 问题 的看法 。 纵观以上二人简介 ,难免有人会对二者之相关性进行质疑 。但是 ,或许只要在二者 中间插入 收稿 日期:2010—04—09 基金项 目: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 (10QSK14) 作者简介:郭惠珍 (1973一),女,福建龙海人,副教授,主要从事 日本近代文学研究。 途同而归殊 111 白桦派大家 、被 日本近代文坛誉 为 “小说之神”Il的志贺直哉 (以下简称 志贺 ),那么笔者个人 认为其可 比性也就显现 了。略知 日本近代文学史 的人都知道尾崎是志贺 的入 门弟子 ,两人 的创作 内容 、技巧 以及所要表现 的人生主题都具有惊人 的相似性 ,可说是志贺 的真传弟子 。而横光 ,在 任何文学史及其个人年谱 、生平 简介 中,提到 的都 只是横光师从菊池 宽 ,未 曾提及 志贺 曾收横光 为弟子一说 。然而从 1917年至 1923年横光正式登上文坛之前 ,可称之为是他 的习作期 ,在这一 期 间内,他私淑志贺 ,习作期创作 的诸 多作 品皆可从 志贺 的作 品 中找到模子 。如 《伤心 的脸》 (1921)、 《宝贝儿》 (1922)、 《被嘲笑 的孩子》 (1922)、 《马克思的审判》 (1923)等作 品,分 别受到志贺 的 《大津顺吉》 (1902)、 《某 El清晨》 (1918)、 《清兵卫与葫芦》 (1903)、 《范某 的 罪行 》 (1903)等小说 的极度影 响 。若是如此 ,按常理而言 ,横光步入文坛后应该也 和尾崎一样 走志贺 的路线才是 ,缘何成为新感觉派 的旗手呢?笔者认为这与横光 的文学理念有着密不可分 的 关系 。本文 试 图从二 者 的师承 观念 和创作 观念 两个 方面来 探讨 他们 文学 理念 的差 异 。 据笔者 目前所掌握 资料而 言 , 日本文学评论界对横光和 志贺 的 比较评述可见一二 ,却未 曾出 现对横光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