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过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建筑节能发展.pdf
商 视角
通过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建筑节能发展
齐益群
(抚宁县抗震墙改节能办公室 ,河北 秦皇岛066300)
摘要: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保证,而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建筑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
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
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及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如何
通过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建筑节能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 ;能耗 ;经济激励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 ,各种能源 一 ,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的含量是有限的,并非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我国能源、 目前,我国建筑普遍存在耗能高、效率低、围护结构的
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而且实际利用率较低 。据 保温隔热性能差等问题,并具有冬季采暖能耗高、夏季空调
统计,中国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用 电量大的特 点。
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的 l1% 我国是 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 ,平均每
左右;而 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2-3倍。 年要建 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筑,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
因此,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 建筑 的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 占全世界的40%。据统计 ,
不可再生资源,应通过节能的各项经济政策增强节能项 目的 2009年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近 l0亿平方米 ,可形成900
吸引力,促使巨大的建筑节能潜力真正的释放出来,形成一 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及减排 180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对
个开发商乐于建设节能建筑,消费者乐于购买节能建筑的良 既有建筑来说,我国目前有 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其中绝
好氛 围。 大部分属于高能耗建筑 ,这些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迟迟难以
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10]李明霞 :说 “PI(”J[】.现代语文,2006(5).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有部分国人不太注重自己的汉文化,可对外 1【1】王希杰 :《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来事物颇为关注青睐。把国外的语言LOAN W0 )s注入自己的 1996.
血液中是很好的,吸取精华能使自己更快进步,然而,有些不太好 [12】王希杰 李晋荃 :谐音——从修辞到文化 J【】.杭州师范学
的语言也因此被不加取舍地捡了回来,还当个宝,这就是愚昧了。 院学报 ,1996 (6).
这里我们要提倡在文化交流中实行 “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两手抓, 1【5】新华辞书社 .新《华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两手都要硬。 “送去”就是要出口汉文化,把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传 [1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承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所以诸如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受到外国欢迎。 杠 ,1997.
其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从事翻译工作的成员之一,笔者深 1【5]潘文国 :汉语音译词中的 “义溢出”现象fJ】.福建师大福
知任重而道远,会为弘扬中国文化竭尽全力。写此文章以引起各界 清分校学报2006(4).
同行的关注,欢迎加入讨论指导。 [16】潘文国:《实用命名艺术手册》[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
参考文献: 版社 。)994-.
1【]夏 莉 :汉语谐音得运用及其文化心理意义[J】.衡阳师范学 [1-r]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
院学报 2005;(2). 出版 祉 2002.
[2】萨丕尔 :《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i98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