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外教育研宄 · 2011年6月No.06
’从 “人文化成角度谈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特点
李 凌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中国古典审美哲学有鲜明的传承性和兼容性,而 “人文化成”这一命题贯穿始终。本文从 “入文化成”这一角度,浅
析了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精神核心、中和尺度和化育途径,并阐述了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 自然审美意识中的体现。
【关键词 】人文化成 古典审美哲学 自然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 】B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9—02
与中华文化的其他众多门类一样,中国古典审美哲学同样有 离过这个精神核心。 ‘
着极为光辉的成就,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继承性 儒家的 “山水比德”说即来 自于 “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
和兼容性,不仅成为我国古代人们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而且深 自古就信奉天和人是相通相近的,孔子正式确立了这一审美观
深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中国的审美传统始终围 念,曾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其意即为人们爱山爱水源于
绕着文化而展开,“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题贯穿着中国历代审 山水有人崇尚的美德,智慧的人,思路通达流畅,反应敏捷活跃,
美意识的发展和演变,是我国审美哲学的精神核心。 与流水相似,故而喜爱水。高尚的人,因其厚重沉稳,安于义理,
一 、 “人文化成”的内涵 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与高山一样稳重不迁,故而喜爱山。可见,
“人文化成”出自 《易传 ·贲卦 -彖传》:“观乎天文,以察 孔子的审美观注重人与 自然的感应交流,从人的伦理道德观点去
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 人“文化成”是最早出 感受山水之美,把 自然山水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
现的 文“化”概念。具体到 “人文化成”是指典籍和礼仪风俗。 征,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
天文指一切 自然现象,人文则指一切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 2. “恰如其分”的中和尺度
成为贯通天人、无所不包的最为宽泛的概念 , “天人合一”是先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恰如其分的分寸感,追求的是与万物
秦儒家文化哲学的原则。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天是神圣的、完善 和谐的中和境界。不论是儒家的 “中庸”、“中和”之道,还是老、
的,是一切价值和道德的源头。在文化上,天文是人文的范本, 庄的 “天然说”都体现出 “美在于.晗到好处”的原理。
是人文赖以产生的逻辑起点,人们创人文,必须仰观天文俯察地 如老、庄的 “天然”说,核心体现了对天然之美、不加雕琢
理,从 “天”那里得到启迪 。因此 ,文化是沟通天人的桥梁 ,人 之美的推崇上,主张人要顺应 自然,让大 自然按照 自己的规律和
类的文化创造在 “天人合一”中得以发生和完备。 本性去活动和表现 自己,展现出热爱自然、尊重 自然、与自然和
潘立勇教授曾提出,“人文化成”可以发现三个关键的概念 , 谐相处的审美态度。而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很多魏晋之后的思想家
即 人“”—— “止”—— “化”,也即以 “人”为本的人文倾向、 和艺术家。如李 白的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同样的,这
以 “止”为度的中和境界和以 “化”为用的化育精神或美育精神。 种思想也给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带来很大的影响,如在中国江南园林
“人”是本体,“化”是工夫,而 “止”则是这种本体和工夫的 的设计中,强调 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在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中,
基本尺度。 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即 “山水画中,画山盈
二、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特点 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体现对尺度的把握。
从 “人文化成”的内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版) GB 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小学课程表word模板可编辑a4纸打印.docx VIP
- 栽培小能手.ppt VIP
- 2025年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认证通用基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14.2+血管与心脏+第2课时(教学课件)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MSDSFORsilicondioxide白碳黑英文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docx VIP
- 药剂学(第9版)ER 9-1 第九章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课件).pptx VIP
-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