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9课 音乐与美术.docVIP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9课 音乐与美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9课 音乐与美术.doc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变化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时间 流派 作品 特征 影响 18-19之交 古典主义音乐 贝多芬 交响乐 构思形式 气息哲理 新形式、新使命、先河 19世纪 印象派 美术 莫奈 个人感受 色彩变化 欧洲艺术开始出现现代风采 (为什么这样说) 音乐 德彪西 强调音响和音色 20世纪以来 现代艺术 美术 毕加索 夸张变形抽象 艺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音乐 各式各样 风格独特 三、巩固与拓展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既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创了和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伟大音乐家是 A.巴赫 B. 莫扎特 C.施特劳斯 D.贝多芬 2.素有“音乐之都”称号的是欧洲城市是 A.柏林 B.威尼斯 C.雅典 D.维也纳 3.19世纪将光学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运用于绘画上,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 色彩变化的画派是 A.新古典主义美术画派 B. 浪漫主义美术画派 C. 印象画派 D. 现实主义美术画派 4. 印象派画家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 B. 影响了音乐创作 C. 为绘画领域开辟了新方向 D. 欧洲艺术从内容到形式发生变革,出现现代风采 5. 法国的作曲家德彪西确立起印象派音乐地位的作品是 A. 《干草堆》 B. 《牧神午后·前奏曲》 C. 《路昂大教堂》 D. 《向日葵》 6. 20世纪欧洲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 从印象派向新印象派转变 B. 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 C. 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 D. 出现了塞尚、高更等著名画家 7. 西班牙的著名画家毕加索属于下列哪一画派 A. 印象派 B. 新印象派 C. 后印象派 D. 现代派 四、阅读精选 毕 加 索 毕加索(1881—1973)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 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德国纳粹空 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 斯克人故都格尔尼 卡,创作了巨幅油画 《格尔尼卡》。他画的 《和平鸽》被1949年 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 平大会用作会徽。毕 加索出生于法国南部 小镇马拉加一个教师家庭,15岁随父母迁居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他曾进入当地美术学校学习,其间一度赴马德里求学,但不久便返回巴塞罗那。他的作品因其不同特色可以分成不同的创作时期。1900~1903年,是毕加索创作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他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蓝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和悲怆的情绪,画中的人物多半是贫困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和孤独者。1903~1905年,粉红色时期。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柔和的淡黄褐色或粉红色,对象大都是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1904年,他来到巴黎定居下来,艺术日趋成熟。1907年以后,他的创作风格进入立体主义时期,这一年,他创作了《亚威农少女》,大胆地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的美。这幅画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开端。1908~1909年,是分解的立体主义阶段;1911~1914年,是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所谓分解的立体主义就是在不破坏绘画平面性、不模仿客观物象表面的情况下,同时描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就像我们从不同的视点去看一个物象一样,从而能创造出一种能界定量感与其间关系的绘画语言。分解的立体主义排斥装饰性的阿拉伯图案和明亮的色彩。但是,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色彩重新被重视,出现灰色,黄绿色和淡黄色之间的色调,实物(如藤椅座位的一部分或报纸的标题)被引进画面,并采用拼贴法,如《静物和藤椅》等。1915年以后,毕加索的作品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势。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对超现实主义感兴趣,这时期,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极端扭曲和不安的。30年代初期,他创作了不少《宫女》作品,基本都是裸体女人像,色彩强烈,他还画了不少有关斗牛的画。西班牙内战时期,他站在共和国一边,创作了壁画《格尔尼卡》,这幅画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1944年,参加法国共产党。战后,创作了描写法西斯集中营内饿殍的大幅油画《尸骨存放所》,表达了对法西斯兽行和黑暗势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