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素材.docVIP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素材.doc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素 材 一、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新潮流。 二、分析辛亥革命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几种并存的现象、原因及影响。  政治上:①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两种政治势力并存。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后,厉行独裁卖国政策。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先是采取政治斗争手段,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企图将中国政治纳入政党政治的轨道;后是采取军事斗争手段,发动了反对袁世凯专制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开始了复辟帝制活动,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斗争,取得了反袁斗争的胜利。北洋政府的继任者继续实行军阀独裁统治,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在广州倡导护法运动,成立护法军政府,与北京政权对峙。由于西南军阀无意北伐和护法,并与北京政权中的直系军阀勾结,护法运动失败。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两种政治势力的斗争,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的表现。②北洋军阀与地方军阀的并存。北洋军阀继续控制中央政权,地方军阀与之分庭抗礼。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的,是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的必然产物。军阀割据与混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人民强烈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于1924年掀起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列强不断扩大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在封建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境艰难。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这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文化上,“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任何违背这一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都必定要遭到人民的一致反对。袁世凯和张勋复辟迅速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求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一直延续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时七年之久。通常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期。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新文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中国,是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的情况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认为中国要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他们用欧洲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陈独秀第一个提出“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个口号。《新青年》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当时,这个口号不仅新鲜,而且反对专制,反对愚昧迷信的进步性理是显而易见的,对科学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在一个大国内变为现实,它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们抛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迫切地期待以俄国为榜样来改造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宣传成为思潮的主潮,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新的指导思想。 其次,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内容新。前期新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