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素材.docVIP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三同步学案: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素材.doc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素 材 甲骨文的发现 相传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京城内有一位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疟疾延请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是常用以补肾的药材龙骨。王懿荣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老中药店达仁堂按方购药。药买回后,王懿荣打开药包一一审视,无意间发现药包中的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而又不太能认识的文字。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讶。王懿荣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古文字有很深造诣,龙骨上的这些奇异文字,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寻根问底,派人到那家中药店将所有带有文字的龙骨全数买回,精心研究,初步断定这些龙骨上所刻写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它们根本不是什么龙骨,而是商代占卜用的兽甲骨。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这个故事可能是一种传说,但王懿荣是较早接触、收购甲骨文并最早对甲骨文进行初步鉴定的学者,则是与实际情况相符的。 最早发现这些带字龙骨的,应当说是河南安阳西北郊小屯村的农民。但他们不识价值,只是当作中药材龙骨卖给药店。药店不收购带有文字的,他们使用铲子削去文字后再拿去出售,因而毁坏了大量珍贵的甲骨文资料。光绪二十四年(1898),古董商人范维卿注意到刻字龙骨,便告诉了天津穷秀才孟定生和王襄等人。他们听后认为这是一种古代的契刻文字。次年秋天,范维卿买了一些刻字龙骨,带到北京,送给当时担任国子监祭酒的著名金石学者王懿荣。王懿荣研究后认为这是一种刻写有古代文字的龟版,遂出高价购买收藏研究。由此甲骨文引起学界的极大重视,而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明进程的重要珍贵资料。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凝垂下端。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蚑蚑翾翾。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嘉文德之弘蕴,懿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国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