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山地质实习报告.doc
黄山及周边地质实习报告
班 级: 资源勘察工程12—1
姓 名: 黄树军
学 号: 2012213083号
指导教师: 谢建成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实习目的及任务
--------------------------------------------------- 时间安排
三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 野外记录总结
第三章 ----------------------------------------------- 黄山第四纪冰川
第四章 ---------------------------------------------------- 地质实习总结
第一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初步掌握正确的方法;了解地质学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来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受吃苦耐劳的锻炼,树立起热爱地球并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信念。
获得地质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的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队野外生活的适应性;增强对地球科学工作的了解。
二. 时间安排
本实习开始于2013年7月1号,1做好准备工作,2号开始正式实习,实习时间为一周,2013年7月7号结束。
三.工作量统计
2013年7月2号, 齐云山丹霞地貌以及白垩纪红层。在步云亭,玉虚宫,一天门,月华街,小壶天等地观察。
2013年7月3号, 休宁蓝田南华系-震旦系地层观察路线。沿休宁蓝田高桥-儒村-双坑-孔坑(沿黄山-蓝田公路)。
2013年7月4-5号,黄山岩浆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在黄山景区鳖鱼峰、北海、飞来石、莲花峰等地观察。
2013年7月6号,宁国县胡乐镇奥陶系地层观察路线。旌德-胡乐公路。
2013年7月7号, 返回学校
第二章
小组成员:黄树军 刘奇 董家玮 高扬 吕光洲 张杲
组长:刘奇
路线00:北黄山—芙蓉谷—北黄山
时间:13.7.1
点号:01
点位:N30°11′53.1″
任务:1:学习使用GPS
2:学习使用罗盘的使用
3:学习搭帐篷
4:测走向
测量结果:走向:30°倾向:299°倾角:42°
路线01:北黄山—汤口—蓝田—齐云山—汤口
点号01 点位:N29°48′48.34″ E118°02′03″
点性:岩层观察点
岩性:该点上部为巨厚层粉砂岩(厚度5米),黄褐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下部为黄褐色巨厚层(1米)砂岩含粒长石,石英。粒径为1~10cm。砾石磨圆度中等,分选性大小不均较差。地质年代为白垩系上统小岩子组,岩层产状近水平,无化石,褶皱与断层均不发育,无法知道小岩子组与上覆和下覆地层的关系。
地层产状:287°∠11°
点号:02
点位:E 118°02′03″ N 29°48′30″
点性:化石观察点
描述:岩层名称为沉积岩,颜色为紫红色,成分为粉砂岩,钙质胶物质。
齐云山小壶天石室洞顶分布负型恐龙足印化石34个,多数非常清晰。小壶天石室内恐龙脚印密度较大,约115个/㎡.总体上朝南西方向排布,步迹特征明显。最大长35cm,宽25cm,掌深515cm,最小长10cm,宽10cm,掌深110cm。另见尾迹化石一处,长40cm,宽3cm,深018cm,尾拐长12cm,与主尾迹夹角70°.在旁边可见加错解理,由水流不稳定形成。
形成原因为恐龙脚印被其他物质填充后底层物质被剥蚀。
产状:189°∠5°
下附上点素描图:
路线02:休宁蓝田南华系-震旦系地层观察路线
观察路线:休宁蓝田高桥-儒村-双坑-孔坑(沿黄山-蓝田公路)
日期;13.7.4
点号01:
点位:N 29°49′08.9″ E 118°02′40″
点性:蓝田组与雷公坞组地层界限点,南西侧为蓝田组,含泥质白云岩,有方解石岩脉,青灰色,有较清楚的刀砍纹,岩层产状219°∠29°,其中含有微古植物化石—藻类;北东侧为雷公坞组,组成为冰碛岩,冰川作用形成,成层性差,砾石成分复杂,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