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旅 回味无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之旅 回味无穷   2013年的夏天,我与几位音乐爱好者去德国慕尼黑旅游,观赏一年一度的慕尼黑歌剧节,也顺便游览一下与慕尼黑相近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德奥真是音乐大国,到了那里才发现,他们的音乐会并不只是在正规的歌剧院、音乐厅举行,大街小巷、教堂城堡,处处都有音乐,音乐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无处不在的音乐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这次的音乐之旅基本以慕尼黑为中心,白天外出旅游,晚上回到慕尼黑老城区旅馆,去附近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欣赏歌剧。   那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第一个景点――位于东巴伐利亚的帕绍。帕绍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美丽名城,处于多瑙河、因河、伊尔茨河的交汇处,因此又被称为“三河城”。那里有个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的圣史蒂芬大教堂,教堂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每天中午12点,都会有管风琴独奏。我们在附近游览了一圈后,来到圣史蒂芬大教堂,买票进入。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管风琴。身临其境才发现,原来除了教堂后壁中央有个巨大的管风琴外,四周还有四个小型的管风琴与之相连。教堂的座位大约能容纳800人左右。几乎满座。除了少量的游客,大部分是当地的居民和教徒。12点整,铃声响过,全场肃静。一位神职人员上台念诵。片刻,管风琴浩然鸣响。很可能是巴赫或巴赫时代的圣乐。因教堂特殊的结构和氛围。音响有别于我们以前在国内音乐厅听到的管风琴音效,显得特别的宏伟、庄严、神圣、虔诚,我发现有些听众微低着头,双目合闭,深深沉浸在圣乐中。又因为一大四小的管风琴错落有致地鸣响,音响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尤为丰富细腻,这是从未有过的音乐体验。我们很想知道管风琴独奏者是谁。但没有看到。   走出教堂,在附近的一处公共厕所的门上,居然贴有圣史蒂芬大教堂音乐会的宣传海报,介绍最近将要演出的音乐会,其中有献给儿童的节目、艺术歌曲,甚至还演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后来我们几乎在所到的德国的每个小城镇,都可以随处看到张贴的音乐海报。广场、政府的办公厅、社区活动室、教堂……都是音乐会的场所。大街小巷、集市、行人过道,经常会看到有人在拉小提琴、拉手风琴、吹长笛、演奏远古的民族乐器,有的还自演自唱。你如果感兴趣,就给他(她)几个欧元。这里小记两场慕尼黑老城区的户外音乐会。   一天旅游回来后,我们出去晚餐,路过玛利亚广场,人声鼎沸,鼓声激越。原来广场临时搭建了一个大舞台,从舞台上方的横幅看。大概是社区音乐会之意。广场上挤满了观众,周边有啤酒、餐饮等服务。演出的曲目,流行、说唱、摇滚、舞蹈兼有,形式多样,气氛热烈,经常是台上一人在表演,广场众人山呼海啸般地跟着忘情高唱,蹦蹦跳跳,正所谓“一呼百应”,让人领教了德国人理性背后的狂热。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歌手在演唱时,身边有一个人在做哑语翻译。多么地人性化。   还有一天傍晚,我本来准备去巴伐利亚歌剧院等退票看歌剧《奥赛罗》(在上海没订到票)。刚走出旅馆,就听到附近有乐声传来。我循着乐声走去,来到老城区的一处开阔地,只见在喷泉池旁(往往是城区的标志),有一个小型舞台,舞台造型就像是著名的柏林森林音乐会舞台的袖珍版,颇为有趣。微型舞台中有四位演员在表演:两位主唱兼吉他、一位小提琴、一位长笛。如此别致的组合很少见到。舞台对面的城区开阔处,临时摆放着连片的木桌子和木长椅,周围有几处餐饮供应点。德国人善饮啤酒,慕尼黑的啤酒更是世界闻名,我在慕尼黑随处可见,但不知为何这次户外音乐会供应的都是葡萄酒。观众三三两两随意围桌而坐,像是朋友聚会,边饮酒、边交谈、边听音乐。音乐会曲目类似披头士风格,夹有民谣、民间音乐,一曲唱罢演罢,有观众鼓掌,有观众依然在与朋友兴致勃勃地交谈,或细细品酒,若有所思。凉风习习,暑感渐消,一切显得随意、悠闲、惬意。演出休息时,有演员走到观众中间,一起闲聊、饮酒;也有观众走到舞台边,与演员攀谈交流。我看到一位女观众,在与一位男歌手交谈一会后,开怀大笑,并与男歌手拥抱相吻……不知不觉中,我忘了原先的《奥赛罗》,沉醉在这天人合一的户外音乐会中。   米拉贝尔宫的室内音乐会   到了萨尔茨堡,即被告知,最近在霍亨萨尔茨堡与米拉贝尔宫每天都有音乐会,考虑来回方便,我们预订了当晚在米拉贝尔宫的一场四重奏室内音乐会。米拉贝尔宫是当时的大主教为他的情妇建造的,周围的宫殿花园,即是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米拉贝尔宫室内装饰之豪华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在楼梯的扶手处,都有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塑相连接。米拉贝尔宫的三楼,有一大厅。现在主要作为萨尔茨堡居民举办婚礼的地方,晚上则举行音乐会,临时安排座位,可以坐一百几十人。我们那天音乐会的曲目是根据莫扎特第十三号小夜曲(K525)改编的四重奏、莫扎特第十九号弦乐四重奏(K465)、舒伯特第十三号弦乐罗莎蒙德四重奏(D804)。当晚演奏的四重奏组首席是位韩国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