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课件ppt.ppt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湘教版) 青藏地区的范围 青藏地区的省区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高寒气候 冬寒夏凉 太阳辐射强 降水少 高原农牧业 有利条件 日照强 温差大 晴天多 大气洁净 不利条件 气温低 降水少 重要农业区 西北地区的范围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小结: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西气东输主体工程概况 * 秦岭-淮河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东西走向 淮河的流向是自 向 。 西 东 秦 岭 淮河 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 注入东海。 长江 秦岭淮河 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主要运输方式 主要经济林木 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耕地类型 植被类型 年降水量 河流封冻情况 1月平均气温 南 北 0℃ 0℃ 结冰 不结冰 800毫米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快速抢答 秦岭-淮河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河流流量多少 主要地形 年降水量(多 ,少) 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分界线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线 低于0℃ 高于0℃ 温带季风气候 少 平原,高原, 山地 平原,高原, 丘陵,盆地 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少 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多 作物 熟制 主要农作物 土地利用类型 其他不同 传统民居 传统运 输方式 农 耕制 度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主要形 成原因 南北方的差异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气候)降水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气候 (气候 )气温 (气候) 降水 (气候)降水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陆路运输为主, 多用汽车,马车 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较厚 一年二至三熟 水运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秦岭-淮河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昆 仑 山 阿 尔 金 山 祁 连 山 横 断 山 脉 喜 马 拉 雅 山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四川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云南省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湖泊众多,大河源头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青海湖、纳木错 思考 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耐寒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观 察 1.四大地理分区分别跨多少经度? 跨经度最广的是哪个地理分区? 2.利用比例尺量算各个分区东西的距离。 喀什 呼和浩特 距渤海560千米 喀什 呼和浩特 距印度洋1870千米 距渤海3510千米 3.利用比例尺量算呼和浩特、喀什到海洋的距离。 4.这种海陆关系对西北地区的气候会有什么影响? 5.地形对西北地区的气候有没有影响?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河流少,内流河为主 人口多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分布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 有利于瓜果着色 红色系列 (石榴、西红柿) 2.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作物的糖分积累 (哈密瓜、葡萄 无花果、甜菜) 3.夏季炎热干燥, 稳定的灌溉水源 棉花(长绒棉) 起点: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 终点: 上海 通过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甘肃省(甘)、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陕西省(陕)、山西省(晋)、 河南省(豫)、安徽省(皖)、江苏省(苏)、上海市(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