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北宋王安石变法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北宋王安石变法1.ppt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推行新法。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王安石变法——理财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青苗法 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这就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受高利贷盘剥。 募役法 又称免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工程所需费用由当地住户依户等高下出资,私家财力不足的,可向州县政府贷款。被豪强垄断的公用水渠,须重新“疏通均济”。 均输法 为了供应皇帝、贵族和中央政府的消费物资,政府原在东南的江、浙等六路设置发运使,负责购买物资并运往京城。王安石颁布了均输法,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市易法 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圩田工程示意图(选自(清)《授时通考》) 宋代围田工程示意图(选自宋?秦九韶,《数书九章》卷6) 木兰陂位于莆田市郊南门外约4公里的木兰山下,是北宋期间修建的一座引、蓄、灌、排、挡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迄今仍在发挥效益,灌溉着莆田平原1万多公顷的田地。 《耕织图》中繁忙的收获场面 整顿军队与科举 王安石变法——整顿军队与科举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人才选拔 改革官制 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人军队作战。还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要互相监督、检举。 * *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课件(岳麓版选修1) 高二历史北宋王安石变法 高二历史北宋王安石变法 ■“三冗”与积贫积弱 ■“拗相公” ■理财 ■整顿军队与科举 ■新法的局限与变质 导入 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财政危机和频繁的外患极大地威胁着北宋的统治。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以“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在经济、军事、科举制度等方面推行新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变法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推行的?其利弊得失如何? “三冗”与积贫积弱 赵匡胤 陈桥驿遗址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封丘县陈桥镇) 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清·赵翼 杯酒释兵权(想象画) 北宋武臣石像 北宋文臣石像 《大驾卤薄图》(局部,文官) 《大驾卤薄图》(局部,武官) 《大驾卤薄图》描绘了皇帝前往东京(即开封)城南青城祭祀天地时的场面,从图中可看出文官与武官的不同。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宋代官服 缠枝花卉纹金带 宋代形势图 13186万余 “所出无余” 12677万余 支出 (单位:贯) 11613万余 12625万余 15085万余 收入 (单位:贯)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年代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范仲淹(989一1052) “庆历新政” 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得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范伸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幼年家境贫寒,但读书刻苦。后来中了进士,步入仕途。他当地方官时,注意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关心时政得失,有清正的名声。到朝中为官后,又以敢于直言、不畏权贵著名。庆历新政夭折后,他在邓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庆历新政”主要内容 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办法,规定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 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可应举,改变专以词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慎选地方官吏,择其举多者尽先差补;

文档评论(0)

zhimin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