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年中考物理试题.doc
陕西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16分)(A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凝固、液化、凝华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的能力。
难度:较易
【解析】A、冰挂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水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A 错误;
B、云是由气态的水变为固态的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 错误;
C、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 错误;
D、雾是由气态的水变为液态的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D 正确。
故选: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产生、超声波的利用、控制噪声的方法的
知识,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产生、超声波的利用、控制噪声的方法的辨别的能
力。难度:较易
【解析】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空是为了改变音调,故A 错误;
B、吉他的发声是由于弦的振动引起的,故B 正确;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 错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 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为多功能车用安全锤,以下关于安全锤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安全锤上配备的螺丝起子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要使手电筒中的三个LED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应将它们串联
C.榔头的前端做得很尖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利用吸磁杆的磁性可吸引所有金属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杠杠的分类、并联、增大压强的方法、磁性等知识,考查学生对
杠杠的分类、并联电路的特点、增大压强的方法、磁性的特点的掌握。难度:较易
【解析】A、起子其实就是轮轴,属于省力杠杆,故A 正确;
B、LED 灯工作时要互不影响,应并联使用,故B 错误;
C、榔头前端做的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 错误;
D、磁铁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不是吸引所用金属,故D 错误;
故选:A。
【易错警示】轮轴能绕着固定点转动,所以轮轴是杠杆的变形,其轮半径和轴半径分别为动
力臂和阻力臂,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轮轴是一种省力杠杆。
4.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大气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大气压的利用、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内部压强的计
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利用的理解和掌握。难度:较易
【解析】A、用吸管吸饮料,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到嘴里,故A 正确,不合题意;
B、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高压锅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故B 正确,不合题意;
C、水坝下部比上部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在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故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初中学生50m跑步的测试成绩一般是30s
B.在运动鞋底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掷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时间的测量、摩擦力、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平衡力的知识,考查
学生对时间的估测、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平衡力的判断的掌握。难度:
中偏难
【解析】A、初中生50m 跑步成绩一般是8s,故A 错误;
B、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B 正确;
C、铅球在下落过程中是势能转化为了动能,故C 错误;
D、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受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 错
误;故选:B。
6.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信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十六__荷(hè).pdf VIP
- 广告牌制作服务质量保障方案.docx VIP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ppt VIP
- 可靠性测试标准.pdf VIP
-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四十一:如何是直?.pdf VIP
- TCIAS4-2021 冷热源机房机电装配式施工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快递分拣机器人传动结构及零件设计》8900字.doc VIP
-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九十化学元素之名.PDF VIP
- 2025年自动驾驶卡车在物流行业中的自动驾驶技术产业链整合与商业化路径报告.docx
- 20240208-广发证券-传媒行业小红书深度报告之二:“买手电商”根植社区生态,原生商业系统成长可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