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pdf

维普资讯 第 32卷 第 2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汉文)版 Vo1.32No.2 2003年 6月 JournalofInnerMongoliaNormalUnivm~ty(NaturalSciemceEdition) Jun.2003 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房耀维,范 琳 ,牛艳芳,张 功 (内蒙古师范大学 生物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工业微生物育种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对某种具有特定生产 目的的菌株进行改造 ,去除 不 良性质 ,增加有益新性状 ,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一种育种方法.工业微生物的育种技术 已从常规 的突变和筛选技术发展到基因诱变、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等 ,育种技术的不断成熟 ,大大提高了微生物的 育种效果. 关键词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中图分类号 :Q3一O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735(2003)02—0158一O4 1 常规育种 常规育种是以自然突变为基础 ,从中筛选出具有优 良性状菌株的一种育种方法.一般情况下,由于 DNA的半保留复制以及校正酶系的校正作用和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诱导修复等作用,发生 自 然突变的几率特别低,一般为 10 ~10-10/BP,而且用于工业生产的菌株的性状往往 由单一或少数基 因控制,所以常规育种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曾在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中分离到一系列增变基 因,主要有DNDE、MUTD、MI T、DAM、MUTM、MUTH、MUTI、MUTS等uJ,含有这类增变基 因的 茵类突变相对较高.富集法筛选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使常规育种效率有所提高,但选育效果较其他 育种方法还是很低 . 2 诱变育种 1927年MILLER发现 X_射线能诱发果蝇基因突变.之后人们发现其他一些因素也能诱导基因突 变,并逐渐弄清了一些诱变因素的机理 ,为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提供了前提条件.根据育种需要 ,有 目的 地使用诱变因素,可使菌株的基因发生突变以改 良其生产性状. 目前,人们用于诱变育种的诱变因素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前者包括激光、X_射线、7一射线快中子 等.后者主要是烷化剂 (包括EMS、EI、NEU、NMU、DES、MNNG、NTG等),天然碱基类似物,亚硝酸和 氯化锂.在物理诱变因素中,紫外线比较有效、适用、安全,其他几种射线都是电离性质的,具有穿透力, 使用时有一定的危险性.化学诱变剂的突变率通常要 比电离辐射的高,并且十分经济,但这些物质大多 是致癌剂,使用时必须十分谨慎.目前,多种诱变剂的诱变效果、作用时间、方法都已基本确定 ,人们可以 有 目的、有选择地使用各种诱变剂 ,以达到预期的育种效果. 诱变育种取得 了显著的效果,如青霉素生产茵的产量在 40年 内就增加 了300多倍 ,达到 6000~ 8900U·mL [;谷氨酸的生产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异,产酸率提高了31%[3J, 茵体形态从典型的八字形变的长短不一,用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其亚显微结构 ,发现细胞厚度及透光度发 生变化;用亚硝酸钠、紫外线等物化方法诱变产碱性蛋 白酶的地衣芽孢杆菌,使其从原来的以玉米粉为 收稿 日期:2002—08—18 基金项 目:内蒙古 自然科学基金贷助项 目(200208020313) 作者简介:房耀维(1978一),男,内蒙古赤峰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第2期 房耀维 等: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159 · 碳源转变为以大米为碳源进行发酵产酶,后用紫外线辐射进行诱变,最终筛选 出F一8014菌株,产酶量 提高了37%[41.目前 ,人们致力于探索获得新的优 良突变种的有效途径,如研究新的诱变剂,比较各种 诱变剂混合使用的影响与效果,寻找高效的筛选方法等.离子束诱变育种始于 1996年,是根据氨基酸及 核酸的生物合成途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