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筋书及其他—书法的审美范畴及其实践.pdfVIP

筋·筋书及其他—书法的审美范畴及其实践.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筋·筋书及其他—书法的审美范畴及其实践.pdf

维普资讯 第28卷 湖jE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28 第4期 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No.4,2008 筋 ·筋 书 及 其 他 书法的审美范畴及其实践 邹志生 ,曾 光2 (1.武汉工业学院 艺术系,湖北 武汉 430023;2.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书法的审美范畴多种多样,“筋”是其中之一。如何理解 “筋”及其衍生词语对书法意象的拟人 化阐释及其对书法实践的指导,既是当代书法审美研究的课题,也是书法实践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筋;筋书;筋骨;筋节 [中图分类号 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8)04—0093—03 中国书法是一门抽象的线条构成艺术,通过书家的 的筋络比喻书法的线条 ,都有韧性,都很柔韧 ,作用都很 各种用笔技巧来体现笔墨情趣 ;它以汉字为表现对象, 大。以今人的理解,最 能说 明 “筋”的含义 的 “含忍之 借助汉字来写意传情。因为它抽象,所以需要用通俗的 力”就应该是北魏及唐宋正体书法的那种起收用笔果断 语言去阐释、去评说。中国古代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干脆 ,过程运笔畅行不滞 ,也大致相当于唐宋行草书法 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财富,其中有诸多阐论书法的 中锋行笔而带来的线条连绵盘曲、墨色丰润圆实。我们 专业术语 ,这些术语原本都是用以形容人的肌体、人的 仔细体会 《张猛龙碑》的运笔果断、《九成宫碑》的行笔 体征、人的容颜、人的精神的,它们作为说明书法奥秘的 干脆、《自书告身帖》的筋力内蕴、《玄秘塔碑》的骨力劲 拟人化比喻用在书法评论之中,一是说明书法所表现的 健、《虹县诗卷》的行笔畅达、《松风阁诗卷》的线型硬 意象是人的思想意识的延伸,二是体现中国书法的审美 朗、《祭侄文稿》的柔中有刚、《蒙诏帖》的刚柔相济、《肚 范畴,它们是书法审美的着眼点,引导人们对书法进行 痛贴》的连绵柔韧、《诸上座帖》的曲直道劲,再结合它们 欣赏和鉴赏。下面撷选其一而述之。 的起收用笔、中锋行笔和线条特色来看,就会对 “筋”的 一 、 “筋”为何物 ? 含义和意象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深刻印象。 什么是 “筋”?怎样解释书法的“筋”? “筋”,是中 关于 “筋”,晚清政治家、书法家康有为也有精辟论 述,他在论书名著 《广义舟双楫》中有言:“书若人然,须 国书法的审美范畴之一。 “筋 ”本是人或动物的肌体中 作用巨大的韧性组织。通俗地说,“筋”就像现代大型起 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 ,筋藏内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 重机械上的钢缆,没有钢缆的作用起重机械无法工作; 美。”2【康有为对书法的阐释也是拟人化的,他认为书法 人体、动物体内的 “筋”,其作用就是驱使和控制其肢体 要像人一样 ,必须具备筋骨血肉。血丰骨劲 ,润肉藏筋, 运动,如迈腿 、动手、扭腰、抬头等。书法的 “筋”是以人 加上仪态潇洒 ,方可称之为俊美。他的这种观点与卫夫 作比,相当于人体中的筋,蕴涵于笔画线条之中,体现用 人、刘熙载的观点如出一辙,或者说与卫、刘二人一脉相 笔、运笔、结字和章法的内在联系与作用,这就难怪古代 承,都将书法作拟人化评论 ,赋予书法以生命的体征,用 书论家多以 “筋”来评论和衡量中国书法了。 看人论人的审美观去衡量和评判书法所呈现的意象。 如何界定书法中的 “筋”?清人刘熙载的解释颇具 二、何谓 “筋 书

文档评论(0)

wfk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