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制针兴衰初探——兼及社会背景考察.pdfVIP

中国传统制针兴衰初探——兼及社会背景考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制针兴衰初探——兼及社会背景考察.pdf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 32卷 第 1期 (2011年):38—48 卯 ChineseJournalfor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1.32No.1(2011 中国传统制针兴衰初探 — — 兼及社会背景考察 王 斌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 要 中国传统制针历史悠久。明末清初 ,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制 针业在一些 台铁 中心地区呈现出繁荣景象。两次鸦片战争后,大量机制洋针进 口,传统制针受到严重冲击而逐步衰落。20世纪初 ,中国人开始尝试建立机械 制针工业。在描述中国传统制针的发展、繁荣到衰落、转型历史过程的同时.与 西方制针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并对中国传统制针兴衰的社会背景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传统制针 机械制针 中图分类号 N092:TS9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441(2011)O1.0038—11 针 (本文所述的针特指 “缝衣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 日常生活用品。从原始人使 用的骨针到现代人使用的钢针,针已经伴随人类社会存在了两万多年。有着悠久历史的 中国传统制针,到了近代 由于受到大量廉价的机制洋针冲击而逐步衰落,并最终被机械制 针所取代。 有关中国传统制针的研究,散见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和冶金史等著作nl2],而且多 侧重对工艺的描述,尚缺乏对传统制针发展过程的较为系统的梳理。而且 国内以往对针 这一类小发明、小器物也缺乏充分研究。相 比之下,国外 已有不少关于 日常生活器物及其 社会影响的专题研究 。本文首次尝试对中国传统制针的发展进行梳理,并试图揭示 针这一小器物背后隐藏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 中国古代制针的考古遗存及古籍相关记载 针是 日常生活里最常见 、最不起眼的小东西了,然而它又是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 一 。 制针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技艺之一。东西方文明发展都离不开针。两万多年前,原始 人已经用石头、鱼骨、象牙等制针。北京周IZl店山顶洞旧石器晚期遗址曾出土一枚骨针, 距今约 18000年 。针长 8.2厘米 ,针身圆滑 ,针尖锐利 ,针孔刮挖而成。辽宁海城县小弧 收稿 目期:2010—04—16;修回日期 :2010—12—24 作者简介 :王斌 ,女,1979年生,山东威海人,博士,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 中国 近现代技术史研究,wangbin0631@yahoo.COlf1.cn。 1期 王斌 :中国传统制针兴衰初探——兼及社会背景考察 39 山旧石器晚期遗址也曾出土3枚精制骨针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 了一 百多枚磨制骨针 ,其 中包括管形针l8J。有 了针,可以缝制兽皮制成简单的衣服 “御风寒, 别男女”,人类文明迈出重要 的一步。 进入铁器时代 ,人们开始用钢铁制针。1956年山西省侯马东周时代烧陶窑址出土过 铁针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 山 167号汉墓 出土了一枚西汉文景时期 的缝衣针及针 衣 。针长 5.9厘米,最大径约0.05厘米。针体粗细均匀,针尖稍残,针孔细小,内系黄 丝线(图1)。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了一枚钢针(图2),针鼻扁平,针体截 面呈圆形,锋残,直径0.08厘米,针孔径 0.06厘米,残长8.18厘米 ,达是我国 目前所见最 早的钢针 。北宋年间,济南的刘家功夫针铺用铜版雕刻为 自家制的针做广告,上面刻 有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等字([1],229页)。 图1 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出土缝衣针和针衣 ([1O],34页) 图2 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钢针([11],1O页) 在 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基本社会生产形式的中国古代社会,针不仅是 日常生活用 品,而且是妇女从事手工劳动的重要生产工具,社会对针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管子 · 轻重乙》里讲齐桓公与管仲讨论治国之道时,就说到 “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筇,然 后成为女”¨ 。这里的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