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笔记.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地理-笔记.pdf

【学好中国历史地理,服务党国人民】 【整理by 黎斌,传播须谨慎】 第一讲 什么是 “中国历史地理” 一、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 中国历史地理分为两大部分: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包括:历史气候、河流、湖泊、海岸和沙漠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包括: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历 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商业地理等等。 二、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 1. 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到两汉时期趋于成熟,标志性著述为司马迁《史记》中的《河渠书》 和《货殖列传》,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 2. 1909 年中国“中国地学会”成立,可以视为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开端,《地学杂志》发表 了不少历史地理方面的文章; 3. 1934 年,顾颉刚和谭其骧共同创办了“禹贡学会”,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进入一 个更高的阶段。禹贡学会的贡献:整理出一部中国地理沿革史;绘成若干种详备精确的 地理沿革图;整理各代的地理志;专题研究历史地理资料;编成一部精确详备的历史地 名词典; 4. 侯仁之教授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和沿革地理之间的本质区别: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 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地理学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还要寻找其演变 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三、 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卓越人物 顾颉刚、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 第二讲 九州方圆——中国历史疆域变迁的地理基础 一、 疆域的含义 古代疆域与现代疆域 (领土)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前者是陆域,后者是立体的。 疆域一词具有界限以及界限所包纳空间的含义,当代政治学认为国家包括三要素,即领土、 人民、主权,疆域与三要素中领土有着相近的内容,但又有极大的不同。当代政治学中领土 为立体形态,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其中领海不仅有内海,还包括领海基线以外12 海里 范围内的海域以及12 海里海域之外主权岛屿周围200 海里的经济专属区。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中国”的疆域范围界定:以【(清朝晚期18 世纪中期到1840 年之 前,作为中国版图的基础,所有在这个版图内的历史上出现的民族和政权都属于中国)】为 基准,讨论中国历史疆域。 人为划分疆界受制于: ①自然条件:拉采尔(人类活动空间的延伸受制于山川江湖,形成了疆界); ②人为原因:扩张过程中不断与其他部族之间产生对抗,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边界 中国的地理环境(西部和北部疆域的形成以及为何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边界): ①地理条件:北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区域,人迹罕至的区域(《全球通史》探讨了中国形 成古老连续文明的地理条件在于中国地理环境将中国文明与其他世界文明相隔绝。) ②人文条件:中国中原文明的扩张过程中,鲜有部落可以与中原文明抗衡,没有太大必要有 清晰的边界。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历史上没有明确划界的事件,《旧唐书》记载有中国唐朝 与吐蕃政权的边界划分事件,又如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 二、 “中国”的含义及其空间变化 “中国”: ①首先出现在西周何尊铭文中:余其宅兹中国。“中国”表示居于中间的地域,洛阳居天下 之中。 ②《尚书》《诗经》中的“中国”对应的也是中间的地域,区别于四夷之地,指代的是黄河 中下游一带; ③后来逐渐被赋予了文化上的含义,中间之地与文化二者的结合(华夏文明),执华夏之礼 为中国; ④中国一词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从 1698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开始。(对俄国称中 国,表示俄国乃化外之邦,带着一种华夏文明的优越感) 三、 有域无疆时代的疆域变化及其地理基础 1. 史前文化的空间组合与地理选择 疆域:既包含空间也包含边界 史前文化6 大区域: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 晋南和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 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 以黄河中游文化为核心,其他文化都与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产生联系,但是绳纹文化区与黄河 中下游文化区没有联系。 各种独立发展的文化区是如何汇集到黄河流域,并以此为基础有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传 承? 观点(童恩正):黄河泛滥使得黄河流域有肥沃的土壤,同时对黄河泛滥的治理使得各地部 族团结一心,逐渐产生部族联盟,产生了某

文档评论(0)

gd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