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54· 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4)
试论《黄帝内经》中络病的诊断与治疗
宋俊生
天津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研究室(天津,300193)
【摘要】 对《黄帝内经》中络病诊断、治疗进行了整理。从络色、络形及脉象的变化来诊断络病;且对络病的治
疗原则及具体病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为了挖掘祖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探明络脉的诊断与治疗,为今后诊
治老年病、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杂病提供理论依据,且以古人的经验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黄帝内经;络脉;络病;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中对络脉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有着深刻的论述,因“经络”相连常并称,而散见于各篇,未
设专论。本文为了挖掘祖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探明络脉的诊断与治疗,为今后诊治老年病、多发病、常见病
及疑难杂病提供理论依据,且以古人的经验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特将《黄帝内经》中关于诊断与治疗的论
述进行荟萃整理如下:
l络病的诊断
l。l 以络色诊病参《素问·经络篇》日:“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自、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日: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参《素问·皮部论》日:“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
皆见,则寒热也……。”说明浮络颜色的变化,可诊断疾病。色青主痛;色黑主痹而不通;色黄赤主热;色白为
寒;五色俱见主寒热。参《灵柩·经脉》日:“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又日:“胃中寒,手鱼之络
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上论述说明,凡诊络脉色青的,是寒邪侵袭,气血凝
滞而产生疼痛;络脉色赤的,说明有热象;胃中有寒的,手鱼之络多见青色;胃中有热的,鱼际之络呈现赤色。
若手鱼际络突见黑色者,是邪留日久之痹证……。总之,观察人体表面浮浅络脉的颜色,可诊断其病邪属性。
1.2以络形诊病参《灵枢·经脉篇》日:“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邪气实
则血满脉中而明显可见,正气虚则脉络陷下而难见。参《素问·三部九候论》日:“黄帝日:“其可治者奈何?
……其病者在奇邪,其邪之脉则缪刺之。上实下虚,且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如果邪气
留于大络,治疗时采取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缪刺法;上实下虚的,应该先切脉,随后再行针刺,要寻求络脉郁
结所在,刺出其血,以通其气,换言之“结络脉”为络形的变化,是“上实下虚”的诊断依据。参《素问·举痛论》
日“……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躇,缩躇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上论述说明,寒邪客于脉外,
就收缩拘挛,且牵扯在外小的脉络,会突然疼痛;得热疼止,若再受寒邪侵袭,疼就难治了。综上述说明观察
人体表面络形,可诊断其病性并为治疗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索其结络脉”,必以“刺出其血”的方法治疗。
1.3以脉象变化诊络病参《素问·三部九候论》日:“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从脉的形态变化上可确定
是否邪已人络,从而诊断是否络病。
2络病的治疗
2.1 络脉的治则 就络病的治则和治法,《黄帝内经》阐述如下:
2.1.1刺络放血法:参《灵枢·经脉》日:“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
血,留之发为痹也”。凡针刺各络脉时,必须刺在络脉有血聚结之处,若其邪甚,虽无聚结之象,也应刺络脉,
放出恶血,以泻其邪,否则,邪留会发生痹证。
参《素问·三部九候论》日:“黄帝日:其可治者奈何?歧伯日: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
病身有疼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
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病在经的,刺其经;病在孙络的,刺其孙络出血;属血病而身疼痛的,就刺其经
与络;如病邪留在大络,就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缪刺之法治疗;假如体瘦,症状不易变化的,应该酌情刺之;
理论研究
上实下虚的,应该先切其脉随后再行针刺。要循络脉郁结所在,刺出其血,以通络脉之气。
2.1,2络脉补泻法:参《素问·调经沦》日:“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
平。”又日:“帝日:补泻奈何?歧伯日:形有余则泻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神有余,就刺其小络出血,不要深
刺其经,更不能伤其大经,这样神气就平和了。形有余就泻阳明经之气,形不足就补阳明胃络脉之气。
参《灵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TTXB001-2021 金属材料-不锈钢棒.pdf VIP
- 2024OSSP主板技术规范.docx VIP
- 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措施[共2页].doc VIP
- 知识产权侵权维权培训.pptx VIP
- 专题16 化学物质及应用(原卷版)【好题汇编】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pdf
- 玫瑰精油和玫瑰花水的制备及其护肤功效介绍.pdf
- 签派程序与方法(第3版) 第三章机组管理.pdf VIP
- 十年(2016-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 导数及其应用解答题(原卷版).docx VIP
- Pixhawk 自动驾驶仪入门手册.pdf
- 第五单元(知识清单)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