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特殊技术
台湾凤山县旧城东门段修护工程之设计与施工
陈永安1 刘佥昌2胡邵敏3
(1.陈永安建筑师事务所,高雄市2.刘金昌建筑师事务所,高雄市
3.三力技术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摘要 泰文记述台湾一级古迹凤山旧域(今之高雄市左营)东门段在1999年第=次修护工程之
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特别针对原城墙之构造及损坏原因,经过调查分析研判,规划出保留古迹原貌、
实质内部及基础补强之设计与施工要项。供作古迹建物修护工程之有价值借鉴。
关键词古迹修护睹咕石墙张力裂缝沉陷 内腹土微型桩砖墙隔仓防水处理
1前言
台湾凤【【I县旧城,已历170余年历史,是现时仅存之清代旧城。原城墙因年久失修,已损毁严重,其
中东『】一段,在1991年按原构造整修完成。但不出十年间,却发现城墙旧裂缝处再次严重开裂,市政主
管单位惟恐影响公共安全,乃于1999年招标委托本事务所群从事修护规划设计及施工监造工作。本义
记述本旧城之兴建及维修历史,东门段地基调查及结果。针对旧城墙破坏原因及其先天不良条件,规划
“保持外貌,强化内部”之工法;包括埋设微型桩、灌浆改良地层、内筑强化砖隔仓、改善排水、采用多重防
水等措施;文内记述城墙拆离、修复、重砌过程,在台湾似尚未有前例故不吝野人献曝,供各界参考。
2清代凤山旧城兴建简史
2 1兴建简史
清代初期开拓台湾以台南为中心,北设诸罗县,南设风山县。凤山县之范围由现今高雄南延至恒
春,光绪二f.年(1884)全县人口已达40万人。根据李乾朗(1987)之研究记述:
康熙六十一年(1722)风山署刘光泗筑土城,周八百一十丈,高一丈三尺,东西南北设四门,位于现今
之左营,为台湾最早之土城。道光五年(1825)以石材改建,并且扩大范围,周长一千二百二十四丈,比原
来多出1/3,按县城体制共设四门,四隅各有炮台一座,城墙高一丈二尺,宽一丈五寸,上建雉堞。
乾隆、嘉庆年间,凤山县另建有新城一座(今风山市),旧城用作屯驻军队,达70年之久。日据时期,
旧城城墙因都市计划部份被拆除,门城楼倒塌,但尚保留洞门(东、南、北门),东门拱门石条也稍有松动,
但踏道及门墙尚存,东北边城墙还剩下五十多公尺,西南边还留有三百多公尺,雉堞大都还在,城外壕堑
尚有流水。目前在台湾,风山旧城与恒春城是硕果仅存的两座历史古迹(城),故被列为一级古迹,极具
保存价值。
2 2凤山县旧城之城墙构造
道光六年(1826)改建完成的凤山旧城城池,文献上对其现制尺寸之描述相当简略,只提到高一丈二
尺,宽一丈托寸,上有雉堞,周一千二百二十四丈,仍置四门,门上有楼,高四丈二尺,东门日风仪,西门日
52
台湾凤山县旧城东门段修护工程之设计与施工
奠海,南门日启文,北门日拱辰。又于四隅建立炮台四座,高一丈三尺。依现况实测,城壁的高度在365
公分至450公分之间不等,合旧制所载。雉堞长度实测157公分,与旧志所载五尺四寸相当接近。墙基
宽实测得448公分,城顶宽418公分,均合旧志所载一丈五尺与一丈四尺。顶部比基部少三十公分,前
后各作十五公分收分。亦即壁面斜率控制在百分之四左右。比起宋代营造法式作法,要陡得
多。
旧城城墙所用的材料据现存物勘查,内外垣以咤咕石(一种当地产的珊瑚礁石灰石,嗜咕石为俗称)
及石灰砌成,中腹填土,基础深至少有三尺。垣面马道铺瓦砖,雉堞长度157公分,高度为1l皮。
箭7L25公分x20公分,悉为砖造。咤咕石的来源推测应在打鼓山附近,但城门洞所用的花冈石
(砻石)则来自福建。石灰使用睹咕石,炮台目前仍有一座在东门西南约二百一十多公尺处,壁体与城墙
相同。雉堞每个154公分长,宽45公分,雉堞间距46公分,所用砖头较一般民宅所用略大,色泽呈暗红
色。内垣与外垣厚度相等,上窄下宽,上约50公分,下约90公分,两端以不规则之咤咕石砌迭,且下段
的石块较大,中间再填人较细之碎石及少量土,外部之勾缝则以镘刀抹平,甚为坚固。材料之运输方式,
可能自打狗港(今高雄港)上岸,再以人力及舟车运抵工地。
2.3 IB城东门之维修经过(1722年至1991年)
自然(地震、风灾、水灾)因素破坏,至1991年初次修复,修复前之东门段之东城门西侧有明显三道垂直
裂缝,马道铺面尽失,中腹土(夯土)外露,城墙附近之雉堞亦毁损,树根盘错于城墙上。图1示旧城残存
之位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