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pdf
植物保护
ZhiWuBaoHu 燥灶早 悦怎灶 运藻 允蚤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
发生与防治措施
阿伊先木古丽窑赛伊迪力
渊且末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且末 841900 冤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表现一般在苗期至孕
穗期袁到症状完全表现出来一般在抽穗后袁小麦出现
小麦是且末县主要粮食作物袁近年来袁随着种植 油渍状黄褐色条斑人们往往在这时才开始防治袁此
面积的增加袁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且末县小麦 时叶片已经受到损伤袁严重 响叶片光合作用遥如果
主要病害 一袁直接造成小麦产量尧品质下降袁对粮 虽然防治及时袁但由于喷洒不均匀袁配药浓度不够袁
食安全造成威胁遥 也造成防治效果不佳遥
一尧发病症状 5.栽培措施管理不当
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袁 初期出现暗绿色 由于我县小麦施氮肥较多袁致植株密集袁通风透
水渍状小斑袁其后受叶脉 制袁病斑纵向扩展袁形成油 光不良袁这也是造成病害发生的原因遥 其次袁红枣间
浸状褐色条斑袁并有黄色颗粒状细菌溢脓遥 叶鞘感病 作麦田袁枣树周围湿度较大袁发病率较高遥
同样形成黄褐色条斑遥 细菌性条斑病侵染颖壳时袁也 尧防治措施
表现为黄色至黄褐色条斑袁但不形成黑颖遥 带菌种子 1.选用抗病品种
播种后袁重者幼苗死亡袁轻者细菌可沿导管系统侵染袁 选用抗逆性强尧高产 质的新 22 号遥
使病株产生系统性症状遥 2.种子处理
二尧病原及侵染循环 建立无病留种田袁 用 100 克多菌灵加3耀5 千克
初次侵染主要是种子带菌袁 土壤病残体上的细 水袁拌种 100 千克袁然后浸种4耀6 小时袁晒干后播种曰
菌袁也是初次侵染来源袁主要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袁 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1 000 倍液浸
从气孔和伤口侵入遥 种8 小时遥
三尧发病原因 3.加强田管
1.重茬严重 实行2 年以上轮作袁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遥加强
由于近年来我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袁 大部分麦 田间管理袁如适当控制灌水量袁提高灌溉质量袁禁止
田连年种植袁使收获后的麦茬无法在土壤中腐烂袁病 大水漫灌遥 不可偏施氮肥袁合理密植袁防止倒伏遥
菌在病残体上存活量较大袁 导致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4.化学防治
重发遥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防治袁667 米圆 用72%
2.种子处理方法不当 农用链霉素15 克袁或用氢氧化铜50~100 克袁或70%
用一般的包衣剂处理种子袁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袁 或20%噻森铜乳
无效遥据了解袁目前许多包衣剂的成分用于主要防治真 油500 倍液袁 间隔5耀7 天喷1 次袁 连喷2耀3 次遥 每
菌性病害遥 667 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