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患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pdfVIP

肺部疾病患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温相差达0.8℃。由于左右肺俞穴的皮温表现大多数不是以点状表现,而是呈片状,有一定的范围,为此, 我们又通过计算机处理,在相应的左右肺俞穴处确定1个小区域并画框,在框的范围内对该区域的最高皮 温、最低皮温和平均皮温进行测试并显示。图2是左肺有严重疾病患者的背部红外显示的全温热像图,从 图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左肺俞区域的皮温无论是平均值、最低值或最高值均要比右肺俞区域的皮温高0.3~ 0.4℃。图3则是右肺有严重病患患者的背部红外显示的全温热像图,同样也可看到右肺俞区域内皮温的平 均值、最低值和最高值都要比左肺区域的皮温高。左右肺俞皮温不平衡与相应肺部疾患严重程度是相一致 的。 3.2肺部疾患与沿肺经出现IRRTM的关系 15例肺部疾病的患者,双侧上肢的肺经几乎均可以观察到不同长度的IRRTM,但由于左肺和右肺病 得更为清楚,长度几乎通达肺经的全程。右肺经的IRRTM比左肺经的IRRTM长。 4讨论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针灸及其他各科的临床 实践。近年来对经络的大量研究证明人体的经络是客观存在的【I】。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经络的功能是处于 相对平衡的状态。当某些脏腑发生病变时,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并在人体体表表现出来。《灵 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灵枢·经脉》篇亦云:“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 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 者,少气也……”。反映了当脏腑发生疾病时,可以在体表的相应部位观察出来。张栋等应用红外热像图 对患面瘫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面瘫患者面部热像图表现为双侧明显的不对称【21,对诱发胆囊炎家兔的躯 干可以观察到循经高温线pJ。我们在对15名患有肺部疾患的受试者中也可以观察到不同长度的肺经的 IRRTM,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长度也变长,从而证实了经脉脏腑相关的理论。利用经络现象的外在表 现,通过“视其外应”,从而达到“以知内脏,则知所病”的作用。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轻到重的渐进过程,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映也遵循这个原则。 ‘灵枢·海论》日:“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 路。《素问·调经论》也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其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 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 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基础,为诊 断疾病提供了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 经络上的腧穴与五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反映着病症,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肺俞穴属于足太阳 膀胱经,位于背部第3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主要反映肺部疾患,因此,当肺部发生病变时,首先在 肺俞表现出来,实验所观察到肺部出现疾患时肺俞穴相对高温,说明了经脉与脏腑的相关性。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仅仅观察了15例肺部疾病时相应的肺经和背部肺俞穴的变化情况,其他 显示成何关系等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翔龙.包景珍。马廷芳,等.中医经络现代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83. 【2】张栋,高惠合.温宝珠.等.面囊与面部温度对称性关系的热像图研究【J】.中国影像学杂志。1996.4(3):171. 【3】张栋。王淑友。马惠敏.等.A受体阻滞对胆囊炎模型循经高温线影响的红外热像圈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11):745 161 肺部疾病患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 作者: 许金森, 胡翔龙, 杨广印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引用本文格式:许金森.胡翔龙.杨广印 肺部疾病患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观察[会议论文] 2011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