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件:.4-.《蜀相》《书愤》(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高二语文课件:.4-.《蜀相》《书愤》(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课件:.4-.《蜀相》《书愤》(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四、试分析《书愤》一诗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 提示 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合作探究 虚实相生 解读:“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合作探究 指津: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2)想象和回忆。例如《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合作探究 (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出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合作探究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起到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有时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分层训练与综合检测]中第16题。 合作探究 1.文本审美 《蜀相》 (1)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 (2)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 审美写作 《书愤》 (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书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又抱有期待。 (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审美写作 (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这首诗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 审美写作 2.写作迁移 【角度】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句形象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了中国多少仁人志士慷慨前行。 请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题,歌颂一个让你崇敬的伟人。 审美写作 【写作示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许,温总理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说:“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是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 审美写作 想着温总理的伟大,我们不禁联想到一些领导干部的渺小与卑劣。近日,因贿赂、生活腐化等问题被双开的贵州政协原主席黄瑶、宁夏原副主席李堂堂,就位于卑劣之列。哪些领导干部位居渺小与卑劣之列?诸如严重背弃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宗旨者;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者;个人利益永远高于群众利益者;享乐在前、奉献在后者。在现实生活中,渺小、卑劣者为数不少。 审美写作 再见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4~5课 蜀相 书愤 穿过生命的眼睛 简 默 最美的还是这双眼睛。浅浅眯起,明亮而清澈,像庄子的一点点秋水。我奇怪她有这样的眼睛,在我的经验里,只有孩子才有类似的眼睛。上帝给了孩子一颗童心,让他去触摸善良,又给了他一双眼睛,让他去发现美好。 温馨晨读 这双眼睛纯净闪亮,没有一丝儿杂质,像草尖上的露珠,又像被双眼皮夹住的黑葡萄仁,到了最黑的夜也同样扑闪流转,像没有皱纹的天空中一颗最亮的星星。而我印象中老人的眼睛是混浊模糊的,那里面储满了太多的记忆与经验。 一个人的老去,是从心和眼睛开始的。心,我们轻易看不见,它像果仁儿被包裹在了黑暗的壳里。但,眼睛可以。一个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她是不会老的,透过她的眼睛我从她的心得到了求证。 温馨晨读 我也渴望拥有一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