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强化刘凤科刑法.pdf
司考名师讲义 《刑事诉讼法》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机能
一、刑法的概念
1.刑法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立法史:1979.7.1 通过,1980.1.1 施行;1997 年3 月修订刑法典。修订的指导思想:
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保持刑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对原来笼
统的规定尽量做出具体的规定。
2.广义的刑法与狭义的刑法
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包括8 个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1998 年12 月29 日《关于惩
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 (又叫行政刑法,当前我国不
存在附属刑法)。狭义刑法就是指的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
1.规制内容的特定性:只规范罪-刑关系。
2.法益保护的广泛性:保护法益涉及个人法益、国家法益和社会法益。
3.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刑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不同,其严厉性决定了刑法
对其他法律实施的保障性。
三、刑法的任务
【相关法条】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
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
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
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知识要点】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四、刑法的机能
刑法的任务是刑法实际承担的职责,刑法的机能是刑法显示以及可能发挥的作用。
1.规制机能。对于犯罪,刑法通过规定惩罚措施以明确国家对该犯罪的规范性评价,
所以,刑法既是行为规范(具有评价机能与意思决定机能),也是裁判规范。
2.法益保护机能。刑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法益,犯罪的本质就是侵犯法益。
3.权利保障机能。刑法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李斯特语)。
1 / 300
司考名师讲义 《刑事诉讼法》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相关法条】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
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知识要点】
(一)思想基础
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可谓法治精神
与法治理念在刑法中的另一表述。
1.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思想渊源: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
3.思想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预测可能性)。
(1)民主主义:诸如犯罪与刑罚这些关系到国民基本和重大事项的内容,必须由国
民或者国民选举的代表 (在我国,就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立法方式加以
决定,即要求体现国民的意志。
(2)尊重人权主义 (国民预测可能性原则):为了不限制国民的行为与创造欲望,事
先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内容,可以促使国民预测自己行为的法律效果,从而维护人权。
【经典考题1】(2011 年试卷二第1 题)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
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
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
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注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刑法中集中体现于罪刑法定原则,所有法治理念的内容(依
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都能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
内容以及实现当中得到体现。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1.成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