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塑塑堂 箜三厦史!趟焦囱焦丛宣题遁芏垄金丛监塞堑绳 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山西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刘变英 陈 星 放大内镜由于具有变焦放大的功能,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清晰显示胃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微细血管 等微细结构的变化,结合黏膜色素染色,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更容易地在镜下 区分不同性质的病变,提高了早期癌的镜下检出率。使得镜下诊断出现了新的标准,使内镜诊断提高到 了一个新的水平,是医学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早在上世纪60年代,病理学家就发现,正常胃黏膜 的微细形态在溃疡形成或黏膜癌变时会发生特征性变化。内镜学家受到启发,期望开发出具有显微功 能的放大内镜。直到1967年纤维放大内镜问世,奥山首先应用其对胃黏膜进行近接观察,但放大只有3 倍。1973年三宅健夫首先使用真正的放大胃镜对胃黏膜进行25倍的放大观察。但由于纤维内镜自身 性能所限,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电子内镜的问世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大内镜的电子化、数字 化、可变焦和可操作性的增强,使其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改进,开发出 了附有变焦镜头(zoom)的放大内镜,其软性镜身的外径与普通电子胃镜完全相同,同一根镜子可以进行 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可立即变焦进行放大观察。近年来开发出了具有85万和130万像素,能放 大70.200倍的高清晰度放大内镜,使得消化管黏膜的表面微细结构更为清晰,已由单纯观察胃小凹模 样特征进人到当今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黏膜表面微血管模样和腺管开口特征的阶段。目前 放大内镜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一、食管病变 正常食管黏膜为鳞状上皮,没有腺体开口,在放大内镜观察时,可观察到黏膜及黏膜下血管纹理。 目前国内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早期食管癌的研究方面,Kumagai等用放大镜观察的肿瘤表面微血管 loops,IPCL)扩张, capillary 结构变化来判断肿瘤的侵袭深度。m1期只有乳头内毛血管环(intmpapillary 血管替代。以上放大内镜分型与组织病理学的浸润深度分型有高达83.3%(60/72)的一致性。认为使 用放大内镜观察早期食管癌的微血管结构在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方面很有帮助。我院2002年10月一 早癌15例,占3.3%o。明显高于以往。并发现黏膜片状粗糙,常常是早癌的表现,碘染色不仅勾化出非 典型增生病变,放大内镜可发现黏膜结节状和鱼鳞状不规则增生性改变,此处取检可提高病检率。 Barrett食管指食管下段正常的鳞状上皮被类似于胃和肠道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变。普通内镜下 Barrett上皮是一种桔红色柔软的黏膜,呈不规则的指状突起或呈岛状,从胃向上延伸至食管下1/3—1/2 段。End。等用放大镜研究了30例食管病人67个区域的精细黏膜结构(小凹类型),并对活检标本的组 织病理学、黏液组织化学与放大内镜下小凹类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管状和绒毛状小凹不仅具有 特定柱状上皮和美蓝染色的特征,而且具有肠黏液表型,但其它小凹类型(点状和直线状)则没有特定的 柱状上皮,属于胃型。长卵圆型小凹则是介于胃和小肠的中间型。认为用放大内镜对Barrett食管上皮 进行表面黏膜形态分型,不仅能反映其组织学特征,同时也反映其黏液表型。我国房殿春对3l例Bar— 大内镜下表现为短棒状、绒毛状和不规则型,病理均为肠化上皮。认为放大内镜结合美蓝染色有助于提 高Barrett食管肠化上皮的检出度,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临床随访有重要意义。 二、胃部病变 一1儡一 箜三旦主旦塑垡内焦瑟置题疸堂查金达迨塞逛缉一 童墅塑堂 正常胃黏膜表面的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黏膜表面还遍布约350万个 不规则的小孔(胃小凹),每个胃小叫底部与3~5条腺体相连。黏粘膜的微血管由集合静脉和毛细血管 网组成,毛细血管围绕着腺体,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回流到集合静脉。在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理状态下, 这些微细结构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放大内镜的出现和完善使我们能够逐渐在镜下观察到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