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里的春天
春天如歌,阳光明媚,打开尘封的心情,敞开想象的思绪,抒写着美好和希望。春天就是一首诗,富有意象,让人着迷。我常常在春光里读古人的诗句,古诗的韵味,散发着春天的影子,春的画卷就是诗句中的意境,读古诗里的春天,扑面而来的是春天的味道。
每每读古诗里春天的句子,春色便会在诗文中,一行行清晰起来。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年年朗读这首诗,我都会沉醉在春光里,春在窗外鸟鸣中醒来,一夜风雨,满处的落花,春天的清晨是那样的美丽和迷人。
一年之中最美的是早春的景色,被诗人收藏在诗行中。韩愈的《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二月,一番小雨后,春草芽儿便显露出了春的印迹,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早春给我们带来了惊讶、欣喜的感受,这种春的萌动是珍贵的,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希冀和期盼。
春天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宋人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繁花垂柳,大自然的郁勃生机,春日好时光,忙里偷闲,闲适恬静春的意境,让人陶醉和向往。宋·王安石《春夜》:“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这等春色实在让人痴迷,让人留恋而不能入睡,月亮也在这个时候把花的影子打在栏杆上。
春风又绿了江南岸,春天是情感的载体。阅读古诗,观赏春景,春夜喜雨,诗情画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关不住,春天的景色散发勃勃生机。古诗里的春天,鸭子最先感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时的桃花荡漾着浓浓的春意,春的脉动,让我读出了春天的芳香。
春天,我在古诗中徜徉,在布满春的文字中,珍藏一页页的春色,收获着春的喜悦。古诗里的春天,春色栩栩如生,清晰生动,在古诗中随手折叠一行五绝七律,便会春意盎然。古诗里的春天,鲜活了的记忆,让春天一年又一年,染绿了心情。
目 录
☆ 卷首语 ☆
古诗里的春天 周广玲 (1)
☆ 人物风采☆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常 洁 (4)
☆ 七彩生活 ☆
追求自然 收获自在 陈世伟 (8)
人生心语 王宏汉 (9)
大漠春雷 李魁忠(11)
天路奇闻 张秀慈(15)
一位老人的真言:老了,指望谁?
(19)
☆ 诗词歌赋 ☆
雷锋是一棵大树 崔墨卿(22)
水调歌头 印万芳(22)
☆ 工作广角 ☆
其乐融融玩游艺 欢声笑语迎新春
(23)
在建校30年之后,是从零开始的新起点
(24)
声声祝福迎春到 句句问候喜“羊羊”
(26)
基层快递 (27)
☆ 学习园地 ☆
漫谈健康长寿,写完自己的“光荣历史”
劳 农(29)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记万寿路街道总参信息化部机关大院社区党员吴林章
隆冬时节,首都北京天寒地冻。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总参信息化部机关大院社区内,一次年终会议召开在即,工作人员准备清点人数。大院一头,一位与会者动作麻利地为居民修好煤气灶,身手矫健地跳上自行车,风风火火赶到会场。
“你相信吗,他今年年龄83、军龄63、党龄54……”在大院社区,当党委书记、主任郝文连介绍起党员吴林章的故事,记者面前仿佛打开了一位老革命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传记,先是惊讶不已,继而敬佩不止。
右手残疾的
红旗驾驶员
在吴老陈设简单的家里,珍藏着一张因时间久远边角出现无数小裂痕、颜色泛黄的老照片。1978年,他作为通信兵的代表,和很多技术革新能手一起来到人民大会堂,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这张老照片将那一刻永远镌刻在历史的年轮上和吴老的记忆中。作为技术革新能手代表,对于一个专业司机来说也许并不很难,但对于一位右手残疾的人来说,却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那一刻,他感到了作为一名汽车兵的光荣。
1953年国庆前,参加完抗美援朝战争的吴林章,带着右额一个永久的大疤痕和右腿关节的战伤,坐上“闷罐子”铁皮车,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回到祖国。归国的喜悦过后,21岁的他因在部队工作表现突出,又有些文化功底,成为所在团唯一被上级部门选调进入山西大同某车管学校学习的战士。1953年10月,吴林章正式进入该校学习。
在两年的学习生涯中,他系统学习了汽车驾驶技术和车辆维修与管理。毕业后,由于技术过硬,被上级选调进入当时由中央军委直属管辖的通信兵部,当了一名车队司机。后来,主要进行车辆的维修与保养。1970年的一天,他在晚上抢修一辆战备车时,右手被卷入发动机皮带轮,致四个手指伤残,后被鉴定为三等残疾。
工作中带来的伤残是无怨无悔的,但伤痛给工作生活带来的不便,却是现实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伤后10天他便出院,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右手部分功能的丧失,使他在做如扣衣扣或将衣服拉链拉好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