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位胃溃疡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分析.doc
高位胃溃疡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分析
庹必祥,王燕(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红河 661000)
关键词:胃溃疡;误诊;冠心病;心绞痛
我院1994年8月~2004年8月按不稳定型心绞痛收治1572例,其中17例(1.08%)最后经胃镜检查确诊为高位溃疡,现分析如下。
Ⅰ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1~68岁,
平均54岁。有高血压病史9例,冠心病史12例。
临床表现病程1个月~3年,以胸骨后、前胸部或左下胸部疼
痛为主诉,其中9例疼痛向左前上胸部放射,呈绞痛、钝痛或隐痛,伴有心悸、胸闷、烧灼感,疼痛一般持续2~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暂时缓解,疼痛与劳力无关。似与情绪、进食有关,但无特异性。本组静息状态下3例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的T波低平、浅倒,或伴Ⅴ4~6的T波低平,相应导联ST段下移0.05~0.08mⅤ。查血,尿常规,X胸片、腹部B超均正常,9例粪隐血(+)。本组多次胸痛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ST-T呈动态改变。但ST段下移<0.1mⅤ,无ST段抬高病例。
诊断与治疗本组病初全部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治疗7~15天,病情无改善,5例胸痛加重。17例均经胃镜检查发现为高位胃溃疡,其中13例分别合并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或复合溃疡。全部转消化科治疗,症状消失出院。院外巩固治疗4~8周停药,随访1 年胸痛及ST-T改变消失。
讨论
误诊原因及机制 ①高位溃疡多发生于贲门下方、胃底及胃体
小弯垂直部以上1/2处[1],位置较胃溃疡好发部位上移,致其痛感部为及消化道症状不典型;而胸腹脏器的感觉神经纤维在体壁和皮肤上的定位相互重叠[2],引起相应体表区域—左下胸部或胸骨后的放射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部位较为相似。②恐惧与焦虑致心电图异常。文献报道人恐惧、焦虑时,亦可以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情况下诱发Ⅱ、Ⅲ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推测是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瞬息不平衡所致[3]。③扩张冠状动脉使疼痛缓解。含服硝酸甘油后病变部位血管扩张,胃粘膜缺血症状暂时得到改善,平滑肌松弛,疼痛减轻,ST-T异常改善,从而误导医生认为诊断正确。④病人年龄与冠心病患者年龄相近。本组年龄与冠心病好发年龄段重叠,患者和首诊医生潜意识地误认为是心绞痛,相互诱导,造成误诊。⑤对ST-T段改变并非冠心病特异表现认识不足。疼痛发作时心电图存在ST-T异常,临床医生未仔细查体及询问病史,亦为行鉴别诊断及严密的病情观察,过分依赖年龄因素、胸痛主诉和心电图改变,作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而对非特异性ST-T异常认识不足。
防止误诊的措施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严密分析。高位胃溃疡临床表
现为胸痛时,诱发因素和伴发症状与不稳定心绞痛往往不同,前者胸痛持续时间长,多在剑突下或胸骨中下段,而放射部位少见,多余进食有关,心血管表现程度较轻,伴随的ST-T异常为非心肌缺血改变,ST段下移<0.1mⅤ,无弓背抬高,按胃溃疡治疗有效;后者胸痛部位靠左上,以闷痛、压榨样疼痛或紧缩感为主,多向左肩、臂等多个部位放射,疼痛时间短,胸闷、心悸、出汗、血压波动、心率增快等心血管表现较重且常见,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治疗有效。
严密观察精神因素与ST-T异常的关系。高位胃溃疡患者ST-T
异常随疼痛强度、情绪波动而变化,予镇静或β阻滞剂后,即使胸痛发作,ST-T异常可消失或改善;心绞痛发作时予β阻滞剂心电图改变大多不受影响[3]。
心电图异常不一定有心肌缺血。临床部能单纯根据静息时和胸
痛时的心电图异常来判断患者为心肌缺血,要重视疼痛时心电图的改变[4]。不稳定型心绞痛时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性下移,多≥0.1 mⅤ,T波倒置加深或T波假性正常化,也可见ST段抬高;胃溃疡胸痛时心电图改变多出现Ⅱ、Ⅲ、avF导联低平,浅倒或伴Ⅴ4~6导联T波低平,ST段下移<0.1 mⅤ。
重视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医技检查。对临床表现与诊断不符或诊
断或治疗效果相互矛盾者,应及时通过相关医技检查进行鉴别。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升高、静息时活动平板试验阳性可提供诊断阳性可提供诊断依据,胃溃疡患者通过胃镜即可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嵇均安,孙运良.老年性高位胃溃疡120例临床分析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2):136.
[2] 王圣华.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川对比分析[J].安徽医学,2005.26(1):70.
[3] 宋健有,郜建卫.临床神经心脏病[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67-169.
[4]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0-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3-186.
摘自《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7月 第 7 期 第19 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