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_怀化市鹤城区耕地质量和管理现状及对策.doc

_怀化市鹤城区耕地质量和管理现状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怀化市鹤城区耕地质量和管理现状及对策.doc

怀化市鹤城区耕地质量和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 要 本文依据全区3000名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结果和3000个土样测试结果,结合本区近几年开展的耕地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针对鹤城区耕地质量问题,耕地质量管理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鹤城区、耕地质量、管理、对策 前言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好坏决定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事关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人类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怀化市鹤城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怀化市12个县、区的中心地带,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城市。全区区域面积773km2,辖7个乡镇,4个办事处,91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近50万人,农业人口12.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9040 hm2,其中水田面积7273 hm2,旱土面积1773hm2,正因为鹤城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城镇化建设非常迅速,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加之,人多地少的现状更凸显了我区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重视和加强我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刻不容缓。 1鹤城区耕地质量现状 1.1耕地养分失衡,基础地力逐年下降 由于大部分农户为追求短期生产效益,对耕地进行掠夺式耕作,不仅有机肥用量低(调查结果显示:仅有7.6%的农户施足了有机肥,其它都没有施足或根本不施有机肥),且化肥施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养分失衡,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从测试结果显示:19.7%的缺有机质,48.8%的缺氮, 26.4%的缺磷,51%的缺钾。 1.2全区中低产田面积增加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库的塘坝淤塞,使水库和塘坝容量下降,渠道变短变浅变窄,旱涝保收能力下降。如石门乡革命溪水库,原灌溉渠道达7公里之长,能灌溉4个村,共302.63hm2面积,由于渠道长久失修,淤塞、渗漏严重,如今只能灌溉2个多村,灌溉面积为221.53hm2,占原面积的73.2%,使原来的高产田退化为中、低产田。如今,全区中低产田面积为5187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71.3 %,面积大且呈现上升趋势,改良任务十分繁重。 作者简介:刘江峰(1963-),男,湖南怀化市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 1.3城镇化建设不断扩大,使肥沃资源大量流失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非农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而且绝大部分占用的是城郊及平原地区的70年代田园化建设的标准农田(如石门乡的金海村,杨村乡的杨村、蒲天垅等良田),,而开垦补充的耕地则多数在山区、丘陵(如海拔在800米以上的黄岩乡的白马村、大坪村等)耕作层薄,土壤肥力低,漏水漏肥严重,甚至部分灌溉都无法保障,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后续培肥措施,质量普遍低下。更重要的是对占用耕地都没有进行耕作层剥离、恢复再利用,使我区大量的肥沃资源白白流失掉了,耕地质量普遍下降。 1.4耕地污染不断加剧,酸化现象十分严重 全区污染途径和污染源十分繁多,不尽相同。除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直接向农田排放污染外,全区还有大型工业园1个,11复合肥生产厂,22个砖瓦厂,10多个岩石厂,多个较大型个体养殖场,4个大型蔬菜、香菇基地上的大量的临时住房,其中不乏有许多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直接向农田和溪流排放,也造成大量的农田污染。加之,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长期未施石灰和酸雨影响等,导致土壤污染和酸化日趋严重。目前,我区约有27.5%的农田灌溉水,31.5%的耕地和14.7%的农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安全,农田酸化程度也十分明显。测试结果表明:PH值低于4.5的占总数的20.3%。低于5的占总数的61.3%,低于5.5的占总数的85.3%,PH值大于7的仅占2.4%,PH值最低为2.3,这样的土壤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5耕地占补平衡只是数量上的平衡,而不是质量、数量双平衡 我区的耕地占补平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占地速度快、面积大。我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城镇化建设速度快,非农建设用地多,占地面积广。2009年我区申报立项就有22个之多,占地面积200hm2以上,2010年9月份以前又申报项目10余个,占地面积100 hm2以上,而且大多采取的是异地补划的方式,其占地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二是农田数量逐年减少。前段时期,我区耕地补划大都采取在原没有划分为基本农田的一般农田上以牺牲一般农田为代价,仅保持基本农田不变的方式进行补划,造成全区的农田数量大量减少;三是占补质量不平衡。良田沃土变为耕作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漏水漏肥严重的田,又缺乏培肥措施和增加补划数量的方式来加以平衡,使得耕地质量下降;四是每个占地项目单位或个人都没有对耕作层进行剥离再利用,损失了大量的肥沃资源;五是耕地质量管理有漏洞。由于我区后备补充耕地贫乏,大多采取异地补划方式,对被占用耕地的土壤又没有进行检测,而异地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