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区适用人教版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2.1.4分析综合.pptVIP

湖南地区适用人教版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2.1.4分析综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地区适用人教版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2.1.4分析综合.ppt

附【译文】 秋天月夜泛舟湖上是最好的游览;而在这样的游览中,尤以在洞庭湖中环绕君山泛舟夜游为最好。不知道古代的人曾经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我这一生把泛舟洞庭湖环游君山当做美好的愿望,曾经在诗歌中写下了这个愿望。现在是丁卯年(同治六年即1867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夜,我才获得一次这样的机会环游君山。    开船启程,从龙口出发前往香炉峡。月儿从树顶上升起, 船在月水相映的湖面如同在金碧山水的图画里行进。同游的人 是“开上人”“超上人”两个僧人和我的客人黎君,以及我的 姓费的外甥和我的孙子吴坡。南边高崖下有十几处闪烁的渔船 灯火向着西方前后相接,一个接一个地从我们身旁经过,(仔 细地看)原来是渔民摇着小船在捕捞虾子。开上人指着高崖上 一棵树对我们说:“这棵古老的樟树无疑有十几个人两臂合抱 那么粗,树根被一块大石头围住,那石头一丈多见方。从岳阳 城远远望着君山见到的一个树影突现的事物就是这棵樟树。”然而现在在月光中从船中仰望它,觉得它并不是特别的高大,我是初次知道这个情形。客人黎君说:“苏轼泛舟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与我们今天泛舟游洞庭湖(七月十五日)只差一天的时间啊。”我回过头对孙子吴坡说:“你看这月不也是在斗星和牛星之间吗?”于是我们一起朗诵了苏轼《赤壁赋》里的十几个句子。 后来再从香炉峡中出来,稍微偏北行进。刚开船时,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到这时风从背后斜吹。水面越加平静不起波浪,看到了水湾堤岸,想到这里可以暂时停泊。但是,船并未停泊,还是那么航行,经过观音泉口,来到响山(又叫鸣山)之前一起谈起这个地道可以通往吴中(江苏太湖)的事,有人说:“有神仙居住的黄金殿堂数百间,应当在这个下面啊。”夜色降临,月光映照,山和水都静寂无声,那情形仿佛可以访问传说中湘灵和洞庭君。 后来又从北进入后湖,不久又转向东面行进,水面映照出岸上的岳州城的灯火之光。云雾从船边出现、升腾,水上弥漫着迷蒙的云气。平视这些云气,变成了横长的形状,云气逐渐上腾,消散不见了。我的孙子吴坡说:“有一天晚上,从沙嘴这个地方可以看见后湖的云气从水面升起,白色的雾团有的像车轮,有的像巨大的水瓮,大约有十多块,就是这个地方。”然而这样,那么这里往下接近山中洞穴,不是应当贮云的山洞吗?山后没有人居住,在山间低洼平整的地方搭建的草棚,是岛上的人来这里躲避水患的。有几只客船停泊在这里,没有喧闹的人声。 再转而向南行驶,出了沙嘴,穿过柳树林,便可看见老庙门。《岳州地方志》记载“君山周长七里有余”,根据我们乘坐的船缓缓地行进(来测度),似乎不止(七里长)。 船只停好后,就让人拿出酒菜,用童子鸡搅和着苦瓜。这时候,月儿高挂在空中,风起浪兴,对着明月和风浪痛饮,大家喝酒都超过了自己的酒量。超上人遵守不吃荤的戒律,才稍微喝了一点点,吃了几片梨子。返回到庙里,拿来了准备的茗茶。半夜时分,离船上岸,辞别了超上人及黎君,我们四人顺着上路回家了。第二天记下了月夜游君山的经历。 三、(2012·湖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5题。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①所著书也。取 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 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 之,可谓多矣。 ﹒ ﹒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 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 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②之民也。尝记崇 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 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 怅者数日。 ﹒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 俸入以事铅椠③。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余性偶强 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 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 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 穷,而志不屈。 ﹒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④、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 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 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 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 天意以余菲薄,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