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R高千伏胸部摄影的临床应用.pdf
Med 7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第25卷第7期ChinJ ImagingTechnol,2009,Vol25,No
◆◆◆经验交流
Clinical of kVchest withDR
applicationhigh radiography
DR高千伏胸部摄影的临床应用
陈建新,张显明
(四川I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广安638000)
enhancement
[Keywords]Radiography。thoracic;Radiographicimage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胸部;X线影像增强
A 1003—3289(2009)07—1322—01
[中图分类号]R814.4;R816.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radio— 进行调解,可弥补曝光条件过渡或不足,使图像更加清晰[43。
与传统放射检查技术相比,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3.3
graphy.DR)具有图像清晰、图像资料储存方便、工作效率高等DR高千伏摄影图像清晰度及层次优于DR普通条件摄影.
优点[1’2]。目前胸部数字化高千伏摄影已广泛用于临床及疾病 因为:①管电压的提高,使物质对X线吸收系数随管电压变化差
防治工作中,有利于图像诊断质量的提高。 别较小,曝光条件易掌握,有利于照片质量提高;②提高管电压,
l资料与方法 照射量减少,采用小焦点摄影,提高了照片的清晰度;③提高电
1.1病例选择选取2007年8月一2009年2月在我院接受胸压值,使X线具有足够的穿透力,可提高图像层次:如纵隔及心
部DR高千伏摄影的患者100例,其中20例接受胸部DR普通脏后的病灶清晰显示,肋骨、锁骨影像变浅淡,从而减少对病灶
条件与高千伏条件两次摄影。 的干扰;如对结节病灶中心钙化、空洞、边缘毛刺及卫星病灶的
mA150I.-30-显示,并能显示心影后及与肋骨重叠的病灶,扩大了普通平片的
1.2仪器参数采用改造升级后的岛津500
21HR型DR系统,高栅比滤线器(栅比16:1),非晶硅平板探测诊断信息范围;④提高电压值,相应减少照射量,缩短了曝光时
器。平板一球管距为1.8~2.0m,患者紧贴胸片架(滤线器及平 间.心脏大血管的波动影响明显减少,克服了运动所产生的模糊
板探测器)。管电压125~150kV,毫安秒常用2.O~4.omAs。 度,提高了清晰度。
1.3评片在影像工作站的高分辨率医用专业LCD显示器上, 总之,胸部DR高千伏摄影所用的毫安秒低,X线球管的负
由两位以上放射科高年资医生采用双盲法分析100例患者的胸 荷减少,使用寿命延长;患者接受射线剂量少;X线穿透力强,提
部DR高千伏摄影图像以及20例患者的两次摄影图像。 高了病灶影像的清晰度及病变显示的层次。
2结果
2.1图像分析胸部DR高千伏摄影对病灶细微结构显示率高,被 [参考文献]
肋骨遮盖的肺野内病灶显示清晰,肺纹理也较常规摄影显示得多。
SC.et advancesofmed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uxCo1-xAl2O3FeCrAl整体式催化剂上甲苯催化燃烧.pdf
- CuxCo1-xAl2O3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苯燃烧性能.pdf
- CuxSiy改性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pdf
- Cu、O同位素效应与高Tc超导体超导电性机理.pdf
- Cu交换量对Cu-SAPO-34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反应的影响.pdf
- Cu包裹SiC复合粉体热物理化学性能研究.pdf
- Cu含量对FePt薄膜退火温度的影响.pdf
- Cu含量对高铝锌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pdf
- Cu对Sn-CoC复合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pdf
- Cu掺杂对介孔VOx-TiO2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