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儒学论坛·2008·
儒家仁爱思想在二十世纪马来西亚的历史
作用
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族群研究中心郑文泉一
摘要
01.以本文一有限的论文篇幅,仅能“略说”儒家仁爱思想在二十世纪马来西亚的历史
及“1957-1996:沈慕羽与华人时期的儒家”三大时期之事。严格说来,本世纪儒家仁爱思
想在马来西亚的作用,有三大特色与形式可言:(一)主要为孟子式之仁爱思想、(二)此仁
爱或对他人之关爱思想,表现为对华人在“华侨”与“华人”时期所面临的“民族危亡一之
危机,而有“保种”或民族主义之趋向与心思、(三)此“挽救民族危亡”之形式,先后在
“华侨”与“华人”时期表现为“保国救亡”与“保教救亡”的全民族、全社会之运动。言
下之意,儒家仁爱思想在过去二十世纪的马来西亚不但未曾缺席,而且还是今天我们理解华
人社会与马来西亚的宏观依据与视野所在,此值得读者与世人加以留意。
关键词:儒家、仁爱思想、救亡、二十世纪、马来西亚、陈嘉庚、陈祯禄、沈慕羽。
“二十世纪马来西亚的广说、略说与概说
02.“二十世纪”是一个人为的时间切割,并非是历史事件的自然发展或合理分期。不
论从马来西亚还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角度来看,都不能证明1900年是划分或了解某一历
史事件与发展的起点,如英殖民政府对今日东、瑙马的占领与治理远在二十世纪前即已完成
(所以不能从二十世纪开始来理解)、华人社会不论其当时亲清派、保皇派或革命派的势力
也是在二十世纪前或后已成形(故也不能以二十世纪之前后为分水岭)。言下之意,“二十世
纪”只是本文以世纪为划分的方法论标准下所作之时间切割,以为观察此时期之儒家仁爱思
想对马来西距之历史作用,别无他意。
03.仔细说来,儒家仁爱思想对二十世纪马来两亚的历史作用,主要还是在华人社会的
身上。这也是说,其他马来人、印度人或其他社会并非没有经历与华人一样的反帝国主义、
反殖民主义以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人历史过程,也并非没有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社
会构成与行为;但是,只有在华人社会这里,这些反帝、反殖乃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行
为与事件才具有儒家的意义。2换句话说,由于儒家文化族群的华人社会之存在,二十世纪
的马来西亚才有其儒家仁爱思想之历史的作用可言,殆不可否。
04.但是。儒家仁爱思想对二十tH=纪马来两亚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作用,又不都是二成不
变的。关于这点,儒家仁爱思想的历史作用,不仅由于马来西哑的前身马来弧(Malaya)于
1957年取得独立而有前后的不同与差别,就是独立前、后时期也都各由不同的子时期所组
-郑文泉,2004年台湾中央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哑新纪元学院马来西哑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主任、
‘新纪元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除从事汉、马、英、梵之对比语言文字学与儒家、印度教、伊斯兰教之宗
教与文明对话之研究外,也积极于中国哲学经典的马来一印度尼西亚语翻译.联络电邮boonchuan.tee@
一newera.edu.my、pandita_srivijaya@hotmail.com.
t更具体的案例解说,见郑文泉,‘崛起中的东南哑馁学:与东亚、北美鼎足而三的新兴区域之借学论l。
吉隆坡: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2009年HI版中.
356
·国际儒学论坛·2008·
成,儒家仁爱思想的作用之内涵与形式,由此也未可一概而论、一并而观。这也是说,由于
二十世纪构成的差异性这一点上,致使我们在谈论儒家仁爱思想对马来硝Ⅱ的可能作用之
前,必须对这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构成有其清醒的把握与认知,方不致流于含糊其词、笼统其
说的弊病。
05.首先,从历史发展的整体来看,二十世纪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或由六个不同时期的
历史阶段所组成,是所谓的“广说”或详尽的说法。以本文才结案不久的“二十世纪马来西
亚儒家”专案计划的研究成果与分期来看,这六个不同的时期指的是:1
一、1898—1911-维新运动与儒家的南洋化与孔教化
当时中国亲清派、保皇派和革命派势力先后传进马来西亚,激起华人社会的中国民族主
义情怀而逐渐侨社化,2并以保皇派及其所推动的“孔教运动”为华人社会儒家化与近代化
的主要来源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