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_新功能主义.ppt
第三章 新功能主义 第一节 新功能主义概览 “新功能主义”影响广泛,欧美国家中的许多社会学家都被认为是“新功能主义者”。以下是依据《新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社会学》等著作中的资料开列的一个“新功能主义者”名单: 亚历山大、柯罗米(Colomy)、芒奇(Munch)、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斯梅尔塞(Smelser)、罗西(Lossi)、巴伯(Barber)、莱希尼尔(Lechner)、古尔德(Gould)、苏里(Sciulli)、普拉格(Prager)、卢曼 (Luhmann)、贝拉(Bellah)、蒂尔阿肯(Tiryakian)、格尔兹(Geertz)、罗伯特森 (Robertson) 第一节 新功能主义概览 鲍姆(Boum)、莱文(Levine)、格斯坦(Gerstein)、利兹(Lidz)、泽利泽(Zelizer)、普拉特(Platt)、博斯克(Bosk)、海斯(Hayes)、罗德斯(Rhoadse)、施卢赫特(Schluchter)、 钱帕基(Champagne)、 博里库德(Bourricaud)、阿切尔(Archer),等等。其中最重要也最自觉的代表人物则是亚历山大、柯罗米、芒奇、艾森斯塔德、斯梅尔塞、阿切尔等人。 亚历山大(Jeffrey Alexander 1947~) 亚历山大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新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65年入哈佛大学,师从B.穆尔,1969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先后在L.洛文萨、R.N.贝拉和N.J.斯梅尔塞的指导下修习迪尔凯姆、韦伯和帕森斯的理论。1978年获博士学位。1976年起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理论逻辑》(1982~1983)、《新功能主义》(198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学二十讲》(1987)、《微观-宏观之环》(1987)、《行动及其环境:迈向新的综合》(1988)、《迪尔凯姆社会学:文化研究》(1988)等。 亚历山大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学生运动、反越战运动和民权运动迭起,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受到强烈的冲击。冲突理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拟剧论、民俗学方法论等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向帕森斯理论体系提出挑战,并逐渐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流。亚历山大力图综合各派之长,重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他提出科学的发展既受经验环境的制约,亦受形而上学环境的制约;理论逻辑和经验或实验逻辑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亚历山大还主张采取一种“多维度”的理论视角,融汇不同理论传统和理论流派,重新解决社会学的前提预设问题,即秩序问题和行动问题,以此达到新的综合,并于1985年首次使用新功能主义一词命名这种新的理论运动。 卢曼(Luhman Niklas 1927-1998) 卢 曼 卢曼1927年出生于德国吕内堡,比哈贝马斯大2岁。和马克思、韦伯一样,卢曼年轻时也受过严格的法学训练,1949年他在弗莱堡大学获得法学学位,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1955年,他离开吕内堡行政法院到萨克森南部的文化部门任职。工作之余,卢曼阅读了笛卡儿、康德、胡塞尔以及功能主义者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A.R.Radcliff-Brown)的著作,但他一直都没有想过做学问。1960年,卢曼获准一年的假期到哈佛大学师从帕森斯学习,回国后,卢曼辞去高级政府顾问之职,开始专注于学术研究。1965至1968年间,他先后在斯派尔行政科学研究院、多特蒙德社会研究所和缪恩斯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1968年以后,卢曼一直在比勒弗尔德大学任教,直到1993年退休。在社会学上,卢曼一般被视为新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英文著作有:《信任与权力》、《社会分化》、《法律的社会学理论》、《自我参照文集》,《福利国家的政治理论》、《社会系统》、《现代性观察》等。 格尔兹(Geertz Clifford 1926-) 格尔兹 生于美国加州。二战结束后进入俄亥俄州安蒂奥克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C.克拉克洪学习人类学。1956年获得人类学博士称号。先后曾在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学府讲学,现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教授。主要著作有:《爪哇宗教》(1960)、《旧社会与新国家》(1963)、《文化的解释》(1973)、《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等。 由于思想影响巨大,格尔兹先后获得了美国社会学会索罗金奖、美国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