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2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略.doc

论诸葛亮的攻守策略 当刘备三顾隆中的时候,诸葛亮曾经陈述过他对于当时局势的意见和以后立国的大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策》。他的对策是这样说的: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而孙权又承父兄之业,画江日守,不容染指。刘备如果要培植自己势力的话,那只有向荆益的二刘图发展。恰好荆益二州地险国富,进取退守,都可绰有余裕,倒是建立基业的地方。他这一篇《对策》,替刘备决定了事业的前途,为当时奠立了三分的局面。实际上以后的演变都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之外。刘备称尊以后,他辅赞中枢,一切的大计都由他来决定,自然就按照他原来的理想而行了。那时刘备的号召是要兴复汉室,要兴复汉室自然非打倒曹氏不可,这就是说非取得中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隆中的对策只说到北伐而止,就是这个缘故。自此以后,整篇的策文十分之八九都已实现,只有这北伐一段却没有成功,他就赍恨以殁了! 为什么他的北伐计划没有能够实现?这其中另有相当的道埋。不过这些道理当时诸葛亮在隆中对策的时候都没有料到。千虑一失,致影响到日后的大局。后来他以丞相之尊来治理蜀中,内政外交都以隆中一策所陈的为准,只有这攻守的大计却不能不另起炉灶,其原因也就在此。按照《隆中对策》的说法,要经略中原,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由荆、襄以窥宛、洛,一方面是出汉中以向秦川。,刘备稳稳当当可以承继汉高祖的遗业了。再按当时的布置,所谓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者,实在是诸葛亮要自己来担当这个重担。当刘备西取益州之时,诸葛亮自己留守荆州,而命庞统辅赞西行,就是这个意思。当时远征之军,实际仅数万人,可知其时重兵都留在荆州, ①《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都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彊,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翼辅,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其言刘备当时的穷阨,历历如绘。 以准备异日的北伐①。无如当时刘备左右的人才实在太缺,庞士元一死,便没有人可以当起这个辅赞的大任,没有办法,只好飞檄调诸葛亮西上,当时他权衡轻重,不能不暂时搁起经略中原的壮图而遵命入川了。诸葛亮走后,这镇守荆州的资任就落在关羽的身上。关羽的刚愎,诸葛亮何尝不知道,可是当时诸将尽都西征,再没有其它的适合人才,只好把这重担子诿之于关羽了,却没有想到意外变化的发生竟是意外的迅速。 经略中原本是预定的计划,何以关羽的失败竟是意外的事情呢?因为经略中原是要以益州的安定为前提。荆州虽是用武之国,但必须益州来接应,才可以操着胜算。要不是如此,以荆州一州之众,如何能敌住中原的雄兵?以当时的情形看来,关羽的出兵北伐,其决策似乎是很仓卒的,不惟益州没有赶得上接应,就是邻近的上庸守将刘封和孟达等,在事前也未能接洽妥帖,而没有得到帮助,这更显示出这一次的举动并非出之于庙算。还有一个前提,诸葛亮经略中原的计划,原是先外结孙吴,构成辅车之势,才可以彼此呼应,而不至于偾事。关羽出兵的时候,和孙吴的关系显然还没有十分和好。后来的偾事,这也是一个原因。所以诸葛亮最初的计划虽是不错,而执行的时候却出了毛病。即使关羽当时布置的是十分周到,但其时机则仍是失之于太早,以致不惟没有达到目的,反使全盘的计划都要改易。 为什么说关羽的北伐中原,其时机失之于太早?这是很显然的。隆中的《对策》上不是曾经说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已明白的指出,若是要出师北伐,必须等待天下有变。这“天下有变”四个字关系全局綦重,断不可轻易放过。赤 ①《蜀志?先主传》:“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又《蜀志·法正传》:“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可知其时西征的兵力,实在不多。 壁之战,曹操铩羽而归,只不过损失一部分的力量,不是全体的瓦解;并且赤壁之战,曹操以北方的步卒来对南方的水师,在地利上先自输了一着。若要由荆、襄北征,则曹操正可利用北方的步卒,以逸待劳。关羽逞其勇力,率尔出师,虽然得到一时的胜利,实在他所遇到的敌人,并不是曹氏的主力,而仅是曹仁、于禁等一部分的边防军。若与曹氏主力相较,其胜负实未可预料。我们再看一看曹氏的内部,这时并没有什么“变”的痕迹。他们君臣和穆,上下一体,不惟不“变”,而实际上仍然强盛,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